[实用新型]一种无源平面旋流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8615.5 | 申请日: | 2009-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634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林麒;潘波;黄印阳;沈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D1/00 | 分类号: | F15D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无源平面旋流发生器,涉及一种发生器。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可形成平行于平面或物体表面旋流的平面旋流发生器。设有底板和交流电源,在底板上、下表面分别覆有至少4条上、下表面电极,上、下表面电极均为呈同向弯曲的弧线状的弧形电极,上、下表面电极沿圆周方向呈成对等间距交错辐射状排布;各上表面电极电连接,各下表面电极电连接,各上表面电极和各下表面电极分别与交流电源两个输出端电连接;在底板下表面与下表面电极上设有电介质材料覆盖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源 平面 发生器 | ||
【主权项】:
1.一种无源平面旋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底板和交流电源,在底板的上表面覆有至少4条上表面电极,在底板的下表面覆有至少4条下表面电极,上表面电极和下表面电极均为呈同向弯曲的弧线状的弧形电极,上表面电极和下表面电极沿圆周方向呈成对等间距交错辐射状排布;同一对弧形电极的上表面电极和下表面电极的尺寸满足以下关系:D1>D2,且D2>d1和D1-D2>D2-(d1+d2);D1为相邻上表面电极之间的距离,D2为同一对电极的上表面电极与下表面电极相背的两侧之间的距离,d1为同一对电极的上表面电极的宽度,d2为同一对电极的下表面电极的宽度;各上表面电极电连接,各下表面电极电连接,各上表面电极和各下表面电极分别与交流电源两个输出端电连接;在底板下表面与下表面电极上设有电介质材料覆盖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13861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