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压多模智能自适应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3238.3 | 申请日: | 200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7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市金恒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B60W10/08;B60W10/26;B60W30/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300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压多模智能自适应控制器,在壳体内安装线路板构成控制器,线路板由电源调整模块、转把模块、刹车模块、霍尔模块、运放电流检测模块、三相电机驱动模块和功能模块联接组成。该控制器根据电池电压高低自动调整欠压点和降压的功率电阻,不会因为电池电压高低而使内部电源电压不稳,导致控制器不能正常工作,同样也不会为电池电压降低,大电流放电而损伤电池。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智能 自适应 控制器 | ||
【主权项】:
电压多模智能自适应控制器,在壳体内安装线路板构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线路板由电源调整模块、转把模块、刹车模块、霍尔模块、运放电流检测模块、三相电机驱动模块和功能模块联接组成,电子元器件的具体连接如下:电源调整模块:电门锁线与二极管D12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12的阴极形成结点,并形成四条支路;一支路:与R24电阻一端相连,R24电阻另一端与R44电阻一端相连,并形成结点,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R44电阻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整流器U4的XC866单片机2脚与R55电阻一端相连,R55电阻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二支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形成结点,并有两条支路,其一支路与DQ1电源调整模块的3脚相连,其二支路与R11电阻的一端相连,R11电阻另一端与DQ2稳压器的2脚相连;三支路:与R18电阻一端相连,R18电阻另一端与R20电阻一端相连,R20电阻另一端形成结点,形成三条支路,其一支路与单片机整流器U4的17脚相连,其二支路与C17电容一端相连,C17电容另一端接地,其三支路与电阻R7一端相连,R7电阻另一端接地;四支路:与功率电阻R54相连,R54电阻另一端形成4条支路,其一支路与E3电解电容正极相连,E3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地;其二支路与LM317电源调整模块的3脚输入脚相连;其三支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其四支路与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二极 管D1的阳极与DQ1电源调整模块的2脚相连;DQ1电源调整模块的2脚相成12V标号,与R2电阻一端相连,R2电阻另一端形成结点,形成3条支路,其一支路与DQ1电源调整模块的1脚相连,且形成结点与R3电阻一端相连,R3电阻另一端接地;其二支路与电容C7一端相连,C7电容另一端接地;其三支路与D2的阳极相连,D2的阴极与12V标号相连;12V标号其一与R32电阻一端相连,R32电阻另一端与DQ2稳压器相连;其二与78L05稳压器的输入脚相连;其三与电容C1一端相连,另一端接地;78L05稳压器的3脚形成5V标号,其一与电容C31一端相连,电容C31另一端接地,其二路与E10正极相连,E10负极接地,且在此形成5V标号;霍尔模块:5V网络标号形成结点,形成三条支路,一支路与电阻R4一端相连,R4电阻另一端形成结点,其一与电机霍尔线相连,其二与电阻R8一端相连,R8电阻另一端形成结点,a结点与整流器U4的14脚即SA脚相连,b结点与电容C24一端相连,C24另一端接地;二支路与电阻R4一端相连,R4电阻另一端形成结点,其一与电机霍尔线相连,其二与电阻R8一端相连,R8电阻另一端形成结点,a结点与整流器U4的14脚即SA脚相连,b结点与电容C24一端相连,C24另一端接地;三支路与电阻R4一端相连,R4电阻另一端形成结点,其一与电机霍尔线相连,其二支路与电阻R8一端相连,R8电阻另一端形成结点,a结点与整流器U4的14脚即SA脚相连,b结点与电容C24一端相连,电容C24另一端接地;转把模块:转把电源有5V网标与二极管D21的阳极相连,为转把提供4.3V 电源电压,转把黑线接地;转把信号输出SP,即网标SP处形成两个结点,其一与R53电阻一端相相连,R53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其二与R21电阻一端相连,且形成结点,形成标号SPEED;其一与电容C19一端相连,C19电容另一端接地;其二与E6正极相连,E6负极接地,SPEED标号与16脚相连;运放电流检测模块:运放电流检测有一个电流检测电阻为直径1.5mm钪铜丝,5V网络标号为运放整流器U4,8脚提供电源,4脚接地;5V网络标号与R150电阻一端相连,R150电阻另一端形成结点,形成三条支路,一支路与R15电阻的一端相连,R15另一端与检流电阻相连;二支路与电容C18一端相连,C18另一端接地;三支路与运放整流器U4的3脚相连;运放整流器U4的2脚形成三条支路,一支路与R16电阻一端相连,R16电阻另一端接地;二支路与R17电阻一端相连,R17电阻另一端与整流器U4的1脚相连;三支路与整流器U4的2脚相连;整流器U4的1脚形成两条支路,一支路与R59电阻一端相连,R59电阻另一端与U2-21脚相连;二支路与R56电阻一端相连,R56电阻另一端形成两条支路,其一与电容C18的一端相连,C18另一端接地,其二与U2-20脚相连;功能模块:串行烧写口的MBC端:5V网络标号与R22电阻一端相连,R22另一端形成结点,一支路串行烧写口的MBC端,二支路与R19一端相连,R19的另一端与U2的2脚相连;电机相位转换口:2脚是60°/120°转换角,定置为120,接地为60°;限速为全速的占空比70%端,XS2标号与R36电阻一 端相连,R36电阻另一端与整流器U4的4脚相连,且在4脚形成结点与C21电容一端相连,C21电容另一端接地;7脚接地;8脚与电容C36一端相连,C36另一端接地;限制速度55%~60%标号为XS,与R37电阻一端相连,R37另一端形成结点,其一与9脚相连,其二C33电容一端相连,C33另一端接地;19脚接地;电动车按键巡航用XH标号表示:XH与R46电阻一端相连,R46另一端形成结点,其一与R22电阻一端相连,其二与电容C23一端相连,C23另一端接地;功能扩展口ZN与R41电阻一端相连,R41另一端形成结点,其一与C30电容一端相连,C30另一端接地,其二与整流器U2的23脚相连;24脚接地;5V网络标号与R49电阻的一端相连,R49的另一端形成结点,其一与25脚相连,其二与电容C35一端相连,C36电容另一端接地;5V网络标号与R50电阻的一端相连,R50的另一端形成结点,其一与26脚相连,其二与电容C37一端相连,C37另一端接地,其三与ZY相连形成功能扩展;RXD串行烧写口指示灯LED处形成结点,其一与整流器U2的27脚相连,其二与R51电阻一端相连,另一端与LED一端相连,LED另一端接地;功能扩展I+标号与电阻R42一端相连,R42另一端与28脚相连;功能扩展I-标号与电阻R56一端相连,R56另一端与U2的31脚相连并形成结点,与C39电容一端相连,C38电容另一端接地,38脚与电容C20一端相连,C20另一端接地;刹车模块:标号ST表示刹车引出线与二极管D18阴极相连,二极管D18阳极出形成三个结点,其一与R23电阻一端相连,R23另一端与 U2的15脚相连;其二与电容的C8一端相连,C8另一端与5V网络标号相连;18脚为单片机5V电源脚,其与5V网络标号相连,且与电容C38一端相连,C38另一端接地;三相电机驱动模块:IF标号表示钪铜丝检测电流电阻上端,下端接地;其中,A相上桥驱动:15V网络标号形成三条支路,与D0A二极管的M7阳极相连,D0A二极管的阴极形成结点,一支路与E7电解电容的正极相连,负极与电机相线相连;二支路与Q0A的发射极相连;三支路与电阻R0A一端相连,电阻R0A另一端与Q0A的基极相连形成标号X-AT;单片机U2-36脚形成AT结点,形成两条支路,一支路与电阻R67一端相连,R67另一端接地;二支路与R1A电阻一端相连,电阻R1A另一端与三极管Q1A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A的集电极与X-AT相连;Q0A集电极形成三条支路,一支路与二极管D1A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1A的阴极与R4A的电阻一端相连,R4A的另一端形成结点,其一与M0S管的上桥T10的栅极相连,其二的T10的栅极与电容C2A一端相连,C2A的另一端与A相线相连,其三与Q2A的发射极相连;二支路与Q2A的基极相连;三支路与R3A电阻一端相连,R3A另一端与Q2A集电极相连与A相线相连,A相线与电机线相连,另A相线与R5A电阻一端相连,R5A一端与IF相连,A相上桥M0S管T10漏极与电源VCC相连,源极与电机相线A相连;其中,A相线下桥连线:5V网络标号形成结点,与三极管Q4A基极相连,三极管Q4A的发射极与R7A电阻一端相连,R7A电阻另一端与U2-37相连,且形成 结点,其一与R51A电阻一端相连,R51A另一端与5V网络标号相连,其二与R8A电阻一端相连,R8A另一端与Q5A的基极相连,Q5A的发射极接地;5V网络标号形成结点:一支路与Q3A的发射极相连;二支路与R6A电阻一端相连,R6A另一端形成X-AB网络标号,X-AB网络标号与Y2的基极相连,Q3A的集电极与电阻R9A一端相连,R9A的另一端形成结点;其一与Q5A的集电极相连,其二与电阻R43一端相连,R43的另一端与IF相连,其三与电容C3A的一端相连,C3A电容另一端接IF,其四与A相下桥T2-M0S管栅极相连;T2-M0S管漏极与A相相线相连,源极与IF标号端相连;其中,B相上桥驱动:15V网络标号与D0B的M7阳极相连,D0A二极管的阴极形成结点,一支路与E8电解电容的正极相连,负极与电机相线相连;二支路与Q0B的发射极相连;三支路与电阻R0B一端相连,电阻R0B另一端与Q0B的基极相连形成标号X-BT;单片机U2-34脚形成BT结点,形成两条支路,一支路与电阻R61一端相连,R61另一端接地;二支路与R1B电阻一端相连,电阻R1B,另一端与三极管Q1B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B的集电极与X-BT相连;Q0B集电极形成三条支路,一支路与二极管D1B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1B的阴极与R4B的电阻一端相连,R4B的另一端形成结点,其一与M0S管的上桥T3的栅极相连,其二的T3的栅极与电容C2B一端相连,C2B的另一端与B相线相连,其三与Q2B的发射极相连;二支路与Q2B的基极相连;三支路与R3B电阻一端相连,R3B另一端与Q2B集电极相连与B相线相连,B相线与电机线相连;另B相线与R5B电阻一端相连,R5B一端与IF相连;B相上桥M0S管T3漏极与电源VCC相连,源极与电机相线B相连; 其中,B相线下桥连线:5V网络标号与三极管Q4B基极相连,三极管Q4B的发射极与R2B电阻一端相连,R2B电阻另一端与U2-35相连,且形成结点,其一与R51B电阻一端相连,R51B另一端与5V网络标号相连,其二与R8B电阻一端相连,R8B另一端与Q5B的基极相连,Q5B的发射极接地;15V网络标号形成结点,其一与Q3B的发射极相连,其二与R6B电阻一端相连,R6B另一端形成X-BB网络标号,X-BB网络标号与Y2的基极相连,Q3B的集电极与电阻R9B一端相连,R9B的另一端形成结点,其一与Q5B的集电极相连,其二与电阻R40一端相连,R40的另一端与IF相连,其三与电容C3B的一端相连,C3B电容另一端接IF,其四与B相下桥T4-M0S管栅极相连;T4-M0S管漏极与B相相线相连,源极与IF标号端相连;其中,C相上桥驱动:15V网络标号与D0C二极管的M7阳极相连,D0C二极管的阴极形成结点,一支路与E9电解电容的正极相连,负极与电机相线相连;二支路与Q0C的发射极相连;三支路与电阻R0C一端相连,电阻R0C另一端与Q0C的基极相连形成标号X-CT;单片机U2-32脚形成CT结点,形成两条支路,一支路与电阻R60一端相连,R60另一端接地;二支路与R1C电阻一端相连,电阻R1C另一端与三极管Q1C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C的集电极与X-CT相连;三极管Q1C集电极形成三条支路,一支路与二极管D1C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1C的阴极与R4C的电阻一端相连,R4C的另一端形成结点,其一与M0S管的上桥T12的栅极相连,其二的T12的栅极与电容C2C一端相连,C2C的另一端与C相线相连,其三与Q2C的发射极相连;二支路与Q2C的基极相连; 三支路与R3C电阻一端相连,R3C另一端与Q2C集电极相连且与C相线相连,C相线与电机线相连;另C相线与R5C电阻一端相连,R5C另一端与IF相连;C相上桥M0S管T12漏极与电源VCC相连,源极与电机相线C相连;其中,C相线下桥连线:5V网络标号与三极管Q4C基极相连,三极管Q4C的发射极与R7C电阻一端相连,R7C电阻另一端与U2-33脚相连,且形成结点,其一与R51C电阻一端相连,R51C另一端与5V网络标号相连,其二与R8C电阻一端相连,R8C另一端与Q5C的基极相连,Q5C的发射极接地;5V网络标号形成结点:一支路与Q3C的发射极相连;二支路与R6C电阻一端相连,R6C另一端形成X-CB网络标号,X-CB网络标号与Y2的基极相连,Q3C的集电极与电阻R9C一端相连,R9C的另一端形成结点;其一与Q5C的集电极相连,其二与电阻R34一端相连,R34的另一端与IF相连,其三与电容C3C的一端相连,C3C电容另一端接IF,其四与C相下桥T9-M0S管栅极相连;T9-M0S管漏极与C相相线相连,源极与IF标号端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市金恒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市金恒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23323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