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即食贝类抗氧化及其控制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00413.1 | 申请日: | 201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6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朱蓓薇;董秀萍;吴海涛;周大勇;袁起新;王小利;陈铮;赵兴坤;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33 | 分类号: | A23L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即食贝类抗氧化及其控制技术,针对内脏团包裹在可食蛋白组织内的贝类如牡蛎、贻贝、杂色蛤等组成及结构特点,按照鲜活、热处理、冷冻不同方式取肉、清洗去除表面粘液后,用柠檬酸和柠檬酸钠缓冲溶液调节酸度,并结合温度、调味料控制该种类贝类的入味、蛋白组织形态定型,以及及脂类抗氧化处理。随后通过阶段升温熟化;将充分熟化后的贝类可食肌肉部分浸入0.1~1.0%的海藻酸钠、0.1~0.5%的魔芋粉的被膜液中3~10S取出,沥汁。被膜处理后的原料,直接抽真空包装,或充氮气包装,或于速冻机中于-15~30℃速冻5~10min,固定形态,然后快速抽真空包装,或充氮气包装;包装好的贝类产品,直接冷冻于待售,或于90℃~120℃杀菌处理30~60min后,冷冻、冷藏或常温待售。 | ||
搜索关键词: | 即食 贝类 氧化 及其 控制 技术 | ||
【主权项】:
一种即食贝类抗氧化及其控制技术,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为:(1)原料取肉:鲜活牡蛎易手工去壳,可直接用工具取肉;鲜活杂色蛤、蛏子、贻贝等双壳贝类,于100℃~108℃高温蒸3~10min,去壳,取肉;(2)清洗:将牡蛎、贻贝、杂色蛤等贝类整个组织浸入75-100℃热水5~20S,然后于20-40℃,含0.01~0.1%的柠檬酸、0.05~0.4%的异VC-Na、0.5~3%NaCl2的水溶液浸泡20~50min,沥水待用;(3)入味、蛋白组织形态定型,及脂类抗氧化处理:A.抗氧化处理:处理后原料置于1~2倍质量4℃~20℃调味汁浸泡1~5h;其中,调味汁用柠檬酸和柠檬酸钠缓冲溶液调pH6.0~6.6,其中添加0.5~2.5%食盐、0.1~0.5%味精、1~5%白砂糖、0.1~0.5%乳糖、0.05~1%的异VC-Na;B.蛋白组织形态定型:上述处理后的贝类置于调味汁中50~70℃保温0.5~2h,随后升温至85~100℃煮0.5~2h;(4)熟化杀菌:将上述入味、定型或抗氧化处理后的贝类可食肌肉部分在原调味汁中,再次缓慢升温至80℃~90℃保持10~20min,100℃保持10~20min;(5)包装:处理后的原料,直接抽真空包装,或充氮气包装;(6)杀菌与贮藏:包装好的贝类产品,直接冷冻于-18℃待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00041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包轮式抽屉滑轨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家鱼的自产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