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寿命燃料电池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0787.0 | 申请日: | 201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1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木士春;陈小晶;田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02 | 分类号: | H01M8/02;H01M4/86;H01M4/8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安国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寿命燃料电池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膜电极的催化剂层与质子交换膜之间附加了多孔碳吸附层。其中,多孔碳吸附层由多孔碳材料及质子交换树脂构成。与背景技术不同,本发明在传统燃料电池的催化剂层与质子交换膜之间附加了一层多孔碳吸附层,其作用在于对向膜内迁移或扩散的金属粒子或离子进行多层次吸附(即表面吸附、浅层吸附及深层吸附)或拦截,以达到阻止其向膜侧或膜内迁移的目的;同时,重要的是,被多孔碳吸附层吸附的催化剂贵金属粒子(包括迁移吸附的金属粒子及将催化剂贵金属离子还原后生成的金属粒子)还可沉积在导电的多孔碳吸附层上形成新的催化剂层,从而提高燃料电池膜电极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寿命 燃料电池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其特征在于,在催化剂层与质子交换膜之间附加了多孔碳吸附层,所述的多孔碳吸附层由多孔碳材料及全氟磺酸质子交换树脂构成,其中,多孔碳材料是活性碳、碳分子筛或介孔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0078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