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壁铜电极的数控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4681.8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5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新;张导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建新;张导成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 43204 | 代理人: | 张启炎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薄壁铜电极的数控加工方法,包括合理选用夹具、刀具及切削参数,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工序及走刀路线,控制工件变形,粗加工完成后在工件侧面设置残余应力释放缺口,消除快速粗加工时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粗加工刀具用球头铣刀取代普遍使用的平头立铣刀,走刀路线的设计上选用对称加工,对加工工件的工序,即从先到后依次是:基准面5和4的加工,夹装定位,粗加工,基准面2和3的加工,加工应力释放缺口9,精加工,精度检测。该发明的优点是,由于采取了多种控制变形的工艺措施,大大减小了加工零件的变形,有效地提高了零件的精度和稳定性。在三坐标测量机上实测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可降至极小,完全能满足产品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电极 数控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薄壁铜电极的数控加工方法,包括合理选用夹具、刀具及切削参数,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工序及走刀路线,控制工件变形,其特征在于,粗加工完成后在工件侧面设置残余应力释放缺口,消除快速粗加工时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粗加工刀具用球头铣刀取代普遍使用的平头立铣刀,走刀路线的设计上选用对称加工,对加工工件的工序,即从先到后依次是:基准面(5)和(4)的加工,夹装定位,粗加工,基准面(2)和(3)的加工,加工应力释放缺口,精加工,精度检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建新;张导成,未经潘建新;张导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0468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加工中心刀具长度自动测量方法
- 下一篇:动力锯传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