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极性大孔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1622.X | 申请日: | 201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0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家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家付 |
主分类号: | C08F212/36 | 分类号: | C08F212/36;C08F212/08;C08F220/28;C08J9/28;B01J20/26;B01J20/30;B01J20/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7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极性大孔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按重量比取苯乙烯1-50份,丙烯酸羟乙酯2-10份和重量百分含量为80%的二乙烯苯50-100份为单体;取单体总重50%-200%的甲苯和单体总重33%-135%的碳醇为混合致孔剂,取单体总重0.1%-2%的过氧化苯甲酰和0.1%-2%的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混合得油相;按重量比取0.2-1份聚乙烯醇,0.5-1份明胶,5-10份氯化钠,溶于100份去离子水中,制得水相;将油相投入水相升温反应过滤后用丙酮提取,乙醇淋洗,至洗液清亮;得大孔阳离子树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性 吸附 树脂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中极性大孔吸附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工艺步骤:步骤1、按重量比取苯乙烯1‑50份,丙烯酸羟乙酯2‑10份和重量百分含量为80%的二乙烯苯50‑100份为单体;取单体总重50%‑200%的甲苯和单体总重33%‑135%的碳醇为混合致孔剂,取单体总重0.1%‑2%的过氧化苯甲酰和0.1%‑2%的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混合得油相;所述碳醇为C4‑C18。步骤2、按重量比取0.2‑1份聚乙烯醇,0.5‑1份明胶,5‑10份氯化钠,溶于100份去离子水中,制得水相;步骤3、按水相∶油相为2‑3∶1的比例将油相投入水相,开启搅拌器,转速40‑120转/分,至油珠粒径为0.4‑1.2mm时,开始缓慢升温,至66℃‑78℃时恒温反应至树脂定型,升温速度为0.5℃/分;在该温度下继续保温反应2小时,之后以同样的升温速度将温度升至76℃‑88℃,再恒温反应4‑6小时;然后以同样升温速度将温度升至86‑95度,恒温反应4‑6小时,最后升至97℃,恒温8小时,进行固化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步骤4、珠球用75℃‑90℃热水洗涤,直至洗液清亮;然后用丙酮提取,乙醇淋洗,至洗液清亮;得中极性大孔吸附树脂粗品;步骤5、将三个容量为100ml的层析柱串联起来,分别装入80ml树脂,以甜聚糖提取液连续过柱,直至最尾端的层析柱出现甜聚糖成分漏吸为止。将三个层析柱拆开来分别洗脱。洗脱液干燥得粉末状固体,采用GB8270‑1999方法检测其中甜聚糖成分的含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家付,未经周家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3162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菌丝霉素基因及其原核融合基因工程菌
- 下一篇:一种免充气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