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等静压石墨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7654.7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3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全贵;刘占军;刘朗;宋进仁;张俊鹏;张军华;刘长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广汉士达炭素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83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生产等静压石墨的工艺方法,以石油焦或沥青焦为原料,经气流粉碎至5~20μm,再经一次混捏、轧片,挤出成型,快速炭化,破碎、筛分,二次混捏、轧片,破碎、筛分,预成型以及等静压成型、焙烧、浸渍、石墨化等工序处理,制得细颗粒等静压各向同性石墨材料,与传统粗颗粒石墨材料相比,它具有结构精细致密、均匀性好、力学性能优异、各向同性等特征,并特别适用于大规格石墨制品的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静压 石墨 工艺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生产等静压石墨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骤进行:a)、气流粉碎煅烧石油焦或沥青焦经粗碎后用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制成平均粒径为5~20μm的焦粉;b)、一次混捏、轧片按一定配比将焦粉与改性沥青在常压下混捏,混捏时间0.3~2.5h,温度140~180℃,糊料混捏完毕后趁热轧片,轧片温度130~170℃,轧片次数1~10次;c)、挤出成型糊料冷却后破碎至2mm以下,用螺杆挤出机挤压成Φ6~10mm的细长棒;d)、快速炭化将细长棒置入高压釜中,在500~650℃、0.5~2.5MPa压力下,加压炭化,时间1~10h;e)、破碎、筛分炭化后破碎并过100~200目筛;f)、二次混捏、轧片将过筛的焦粉按一定比例与改性沥青进行混捏、轧片;g)、破碎、筛分破碎并过60~150目筛,制得压粉;h)、预成型将压粉装入钢制模具中,在100~200kg/cm2压力下预成型;或者,采用橡胶套振动真空装料进行预成型;i)、等静压成型、焙烧、浸渍、石墨化预成型好的坯体经过等静压成型、浸渍、焙烧、石墨化等后续工艺后就制成了等静压石墨;其中,等静压成型是在100~180MPa压力下冷压成型,保压10分钟后脱模;等静压成型后的坯体在N2保护下以1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00~1000℃,此为一次焙烧;冷却出炉后在260℃、3.0MPa压力下,采用中温沥青浸渍4h,此为一次浸渍;然后,进行二次焙烧,温度800~900℃;二次焙烧后的坯体自然冷却后,再次在320℃、3.5MPa压力下,采用高温沥青浸渍4h,此为二次浸渍;然后,进行三次焙烧,温度800~900℃;三次焙烧后的坯体置于中频感应加热的石墨化炉中,在Ar保护下以15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500℃,恒温1h,制得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广汉士达炭素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四川广汉士达炭素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5765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晶粒SAPO-34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梯曳引机安全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