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落纱机的自动化输管和排管以及插管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4013.4 | 申请日: | 2010-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8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阮运松;索双富;王腊保;陈山;黄伟峰;李永健;于庆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铜陵市松宝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9/10 | 分类号: | D01H9/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贾玉健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落纱机的自动化输管和排管以及插管的装置,包括设置在电动推进小车上滚动辊、相连的第二电机和配套的连杆,再加上括弧状输管排管通道和内凹状弧形板和竖直化空纱管的机构,另外还有光电传感器、电磁打管器以及PLC控制系统构成的插管机构,通过滚动辊和推进轮完成空纱管在括弧状输管和排管通道中的输送动作,而由插管机构完成空纱管的插管动作,由此实现了自动化完成空纱管的输管和排管以及插管的操作,避免了出现卡管和掉管现象,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减轻了工人过分依赖人工下的劳动强度,而且落纱速度快,完成240锭插管动作仅需48秒;同时该装置稳定性和封闭性好,克服了目前插管设备工作过程中对纺纱机锭杆的损伤。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落纱机 自动化 以及 插管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落纱机的自动化输管和排管以及插管的装置,包括电动推进小车(2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推进小车(24)的轮体上部连接框状机架(9),框状机架(9)内部上方安装有电动气缸(8),框状机架(9)的面对外部锭杆(16)的侧面安装有光电传感器(15),框状机架(9)的上表面布置带有滑块的导轨(7)和可移动支架(3),可移动支架(3)的底部内侧面通过该滑块和导轨(7)连接,电动气缸(8)的活塞杆连接在可移动支架(3)上,且其杆向和导轨(7)方向一致,可移动支架(3)顶部表面安装内部有空纱管(14)的空纱管箱(1),空纱管箱(1)的底部是带有一个大于空纱管(14)大小的空隙(39)的空纱管支架(2),空纱管支架(2)的空隙(39)两端处分别固定安装两个辊径相同的滚动辊(4)和第一电机(18),第一电机(18)的电机轴上卡入相配合的柱状轮(36),该柱状轮(36)的两个端面上各自固定一个偏心轮(38),每个滚动辊(4)的两个端面中心各自通过固定在该端面上的且长度相等的连杆(37)和一个偏心轮(38)中心连接,面向一致的端面所对应的偏心轮(38)之间用连杆(37)连接,所有面向一致的偏心轮(38)其相邻的两个偏心轮(38)之间用连杆(37)连接,另外空纱管支架(2)的空隙(39)下方和倾斜向下的滑槽(25)的上端相导通,滑槽(25)下端和输管结构相连通,输管结构上部是个漏勺状的容器(26),该漏勺状的容器(26)下部通过斜槽(40)与括弧状输管排管通道(12)相连通,括弧状输管排管通道(12)的内侧面和光滑的内凹状弧形板(13)的左侧面连接,弧状输管排管通道(12)的端部有把手状定位杆(21),靠近括弧状输管排管通道(12)的端部的内凹状弧形板(13)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簧片(19),把手状定位杆(21)和簧片(19)组成了竖直化空纱管的机构,竖直化空纱管的结构内用于放置竖直好的空纱管(14)的位置上方设置有固定在可移动支架(3)上的电磁式打管器(11),靠近括弧状输管排管通道(12)设置有推进轮(5),且推进轮(5)套入固定在可移动支架(3)上的第二电机(6)的电机轴上,电磁式打管器(11)的受控端口(27)和PLC控制系统(29)的控制端口(28)以通信线缆连接,光电传感器(15)的输出信号端口(31)和PLC控制系统(29)的输入信号端口(30)以通信线缆连接,电磁式打管器(11)、光电传感器(15)以及PLC控制系统(29)的电源输入端口分别和外部电源(32)连接,PLC控制系统(29)内部有打管任务模块(33)和复位打管器任务模块(3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铜陵市松宝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铜陵市松宝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6401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