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聚合物微球变化的编码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5666.4 | 申请日: | 201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6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常津;李云红;张琦;宋涛;逯超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G01N33/533;G01N33/576;G01N33/569;G01N33/571;G01N33/68;C12Q1/6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基于聚合物微球变化的编码检测方法。采用表面偶联特异性的抗体、抗原、DNA或RNA片段的一系列不同粒径和内部结构的聚合物微球,通过免疫或基因杂交反应特异性识别待测样品中的抗原、抗体、DNA或RNA片段;用表面携带荧光物质的分子探针与待测抗体、抗原、DNA或RNA片段特异性偶联;在检测仪器中检测荧光信号,与阴性和阳性对照标本或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对比,判断待测样品是阴性或阳性;在检测仪器中对微球粒径和内部结构进行表征,根据微球粒径和内部结构与检测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对待测物质进行准确判断。本发明是建立在免疫以及基因杂交特异性反应的基础上,对编码技术的创新,可同时实现多个待测样本或指标的检测,简单、快速、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聚合物 变化 编码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聚合物微球变化的编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表面偶联特异性抗体、抗原、DNA或RNA片段的一系列不同粒径和内部结构的聚合物微球,通过免疫反应或基因杂交反应特异性地识别待测样品中的抗原、抗体、DNA或RNA片段;用表面携带荧光物质的分子探针与待测的抗体、抗原、DNA或RNA片段特异性偶联,使得微球表面呈现荧光颜色;在检测仪器中检测荧光信号,与阴性和阳性对照标本或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对比,判断待测样品是阴性或是阳性;在检测仪器中对微球粒径和内部结构进行表征,根据微球粒径和内部结构与检测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对待测物质进行准确判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6566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