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表面涂覆的微小型零件集成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8409.4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4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袁军堂;于斌斌;胡小秋;汪振华;吴笑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06 | 分类号: | C23C14/06;C23C14/08;C23C16/36;C23C16/34;C23C16/4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张骏鸣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表面涂覆的微小型零件集成制造方法。该技术综合了精密/超精密加工、表面涂覆及精密测量等多项技术,采用先“-”(去除加工)后“+”(结合加工)的零件精密加工方式,在精密测量的基础上,通过精确控制涂(镀)层厚度对零件尺寸进行补偿,鉴于涂覆层厚度可精确控制在纳米级,从而提高了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加工材料范围广,方法简单,可实现三维复杂结构形状微小型零件的批量化生产;广泛适用于钢、合金等多种微小型零件的加工中。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表面 微小 零件 集成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表面涂覆的微小型零件集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以下方法步骤实现:1)根据设计要求对所有待加工的微小零件/结构进行加工工艺与尺寸链分析,并根据经济加工精度,放大微小系统中零件的制造公差或调整结构的基本尺寸,确定机械加工工序尺寸。2)按照上一步所确定的机械加工工序尺寸对微小结构/零件进行精密加工,使微小结构/零件加工成为传统意义上的不可修复的废品;3)对加工后的微小结构/零件待加工表面进行精密测量,并根据与最终设计尺寸的比较,确定涂覆补偿量;4)对微小结构/零件进行超声波清洗;5)选用合适的沉积方法、涂层材料及工艺参数,根据步骤3)中的测量结果对零件待加工表面采用表面涂覆,进行尺寸补偿,并进行在线测量对涂覆厚度进行实时监测,精确控制涂(镀)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尺寸精度与表面质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7840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