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炉膛吹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9149.2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2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心志;熊荣辉;朱曙光;张后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J1/00 | 分类号: | F23J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炉膛吹灰装置,由罗茨风机、风量调节阀、发射管前软管、发射风道、冰仓、螺旋输送机、扫描平台、冰丸机、冷风机、冷风送风软管、冷风入口管、冷风出口管、循环风机、冷风回风软管等组成。罗茨风机将空气压入发射风道,冰仓内装入预制好的冰丸,冰丸通过螺旋输送机和落料口连续定量地加入到发射风道之内,形成气粒两相混合物,该混合物在喷口加速,形成高速出射的冰丸颗粒群,被发射到炉膛之内,经短暂飞行后撞击到对面的炉膛积灰壁面上实施吹灰操作。本发明采用高速冰丸吹灰,吹灰介质质量小,吹灰效果好,可大幅度缓解了热冲积、负荷、效率等问题,基本消除吹灰死角,装置安装使用方便,适用于电站锅炉的炉膛吹灰(除渣)。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膛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炉膛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罗茨风机(1)、风量调节阀(2)、发射管前软管(3)、发射风道(4)、冰仓(5)、螺旋输送机(6)、冰仓入口软管(7)、冰仓入口阀(8)、压力平衡管(9)、落料口(10)、喷口(11)、扫描平台(12)、冰丸机(13)、冷风机(14)、冷风送风软管(15)、冷风入口管(16)、冷风出口管(17)、循环风机(18)、冷风回风软管(19),发射风道(4)、冰仓(5)、螺旋输送机(6)、压力平衡管(9)、落料口(10)采用双层壁面结构,外壁和内壁之间为冷风通道,罗茨风机(1)、风量调节阀(2)、发射管前软管(3)和发射风道(4)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冰仓(5)下口和螺旋输送机(6)入口连接,螺旋输送机(6)出口和落料口(10)、发射风道(4)连接,发射风道(4)和喷口(11)连接,冰丸机(13)、冰仓入口阀(8)、冰仓入口软管(7)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冷风机(14)、冷风出口软管(15)、冷风入口管(16)和冰仓(5)之间的冷风通道依次连接,冷风出口管(17)由发射风道(4)的冷风通道引出,并和冷风回风软管(19)、循环风机(18)和冷风机(14)依次连接,发射风道(4)、冰仓(5)、螺旋输送机(6)、压力平衡管(9)、落料口(10)、喷口(11)、冷风入口管(16)和冷风出口管(17)固定在扫描平台(12)上,压力平衡管(9)连接发射风道(4)和冰仓(5);罗茨风机1将环境空气压入发射风道(4),其流量由风量调节阀(2)调节,冰仓(5)内装入由冰丸机(13)预制好的冰丸,冰丸通过螺旋输送机(6)和落料口(10)连续定量地加入到发射风道(4)之内,形成气粒两相混合物,气粒两相混合物在喷口(11)内加速,在喷口(11)出口处形成高速出射的冰丸颗粒群,被发射到炉膛之内,扫描平台(12)工作时,喷口(11)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炉膛整个积灰壁面的吹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7914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炉膛补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机硅废气焚烧和稀盐酸回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