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工程菌株BL21-DE3发酵获取5-羟基色氨酸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3167.8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4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圣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3/04 | 分类号: | C12P13/04;C12N15/53;C12N15/70;C12N1/21;C12R1/19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赵丽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工程菌株BL21-DE3发酵来获取5-羟基色氨酸的工艺。该工程菌株是利用已有报道的家兔Oryctolagus cuniculus色氨酸羟化酶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通过质粒转化得到工程菌株。利用该菌株进行一步发酵工艺优化,在不纯化色氨酸羟化酶的条件下,通过发酵成熟期添加底物色氨酸获得最终产物5-羟基色氨酸,且原料易得,成本低,转化率大于70%,收率大于80%。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工程 菌株 bl21 de3 发酵 获取 羟基 色氨酸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工程菌株BL21-DE3发酵获取5-羟基色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A、工程菌株BL21-DE3的增菌发酵按大肠杆菌的常规发酵条件及方法,将初始菌种接种入种子罐,TSB为基础培养液,30℃下通气培养5小时后转入生产罐仍以TSB为基础培养液,调节PH值至7.0,30℃下通气培养12小时;B、发酵液中添加色氨酸底物后进行的次生代谢发酵在步骤A增菌发酵12小时之后,于发酵液中加入溶解在pH7.8磷酸缓冲液中的色氨酸溶液,使色氨酸最终浓度达到50%;,同时加入3~5g/L的吐温60阻滞菌体增殖,在发酵罐中通气1-2小时后停止转化,通气量1L/min,温度为35℃,并用HPLC检测反应进程;C、发酵液中色氨酸/5-羟基色氨酸含量的监控用反相色谱柱DIMONDC18(5μm,4.6X 250ram),检测波长为280nm,流动相为甲醇∶水=15∶85(v/v),流速为1.0mL/分钟,进样量为20μl,灵敏度0.01AUFS,柱温为室温;以色谱峰面积积分值对浓度进行回归,得线性方程Y=-258332+1.308413×106X(r=0.9991),RSD=0.68%,5-羟基色氨酸含量在0.8-4g/ml范围内,含量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D、发酵液5-羟基色氨酸的分离纯化发酵液停止转化后,离心收集上清液,调节pH值至5.9,收集沉淀,以30%碳酸钠溶液溶解,溶液以HPD-400大孔吸附树脂对5-羟基色氨酸富集,上柱条件:浓度为1.5mg/ml的5-羟基色氨酸,以500ml/分钟的速度通过HPD-400大孔吸附树脂柱,上样体积与湿树脂的质量之比为2∶1,40%乙醇以500mL/min的流速洗脱,洗脱液体积与湿树脂的质量之比为20∶1;洗脱液再经直接过聚酰胺树脂分离除去底物L-色氨酸,上柱条件:浓度为1.0mg/ml的5-羟基色氨酸,以200ml/分钟的速度通过聚酰胺柱,5-羟基色氨酸与聚酰胺树脂的重量比为0.25∶1,上样体积与湿树脂的质量之比为2∶1,20%乙醇以200mL/min的流速洗脱;洗脱液真空浓缩后,再将浓缩液的醇浓度调整到35%,在5~15℃的温度下1~3天结晶完全得5-羟基色氨酸产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圣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圣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8316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