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元结构的涤纶和粘胶混纺纱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7700.X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9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薛文良;薛剑;魏孟媛;汪燕;程隆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江阴市华晓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6;D01H5/72;D01H5/7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元结构的涤纶和粘胶混纺纱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后罗拉(11)前部固定有三口集合器(5),所述的后罗拉(11)和中罗拉(12)之间,靠近后罗拉(11)处固定有V形开口集合器(10),所述的三口集合器(5)在其前、中、后部分别有一个开口,前、中部的开口结构相同,为中间是中间入口(8),外圈为两侧入口(6、7),三个入口(6、7、8)的上方分别有开口,后部的开口结构为V形、下方有圆形孔出口(9);所述的V形开口集合器(10)为矩形,中部有V形凹槽。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纤维混合不可控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二元 结构 涤纶 粘胶 混纺纱 加工 装置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二元结构的涤纶和粘胶混纺纱的加工装置,包括后罗拉(11)、中罗拉(12)及前罗拉(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罗拉(11)前部固定有三口集合器(5),所述的后罗拉(11)和中罗拉(12)之间,靠近后罗拉(11)处固定有V形开口集合器(10),所述的三口集合器(5)在其前、中、后部分别有一个开口,前、中部的开口结构相同,为中间是中间入口(8),外圈为两侧入口(6、7),三个入口(6、7、8)的上方分别有开口,后部的开口结构为V形、下方有圆形孔出口(9);所述的V形开口集合器(10)为矩形,中部有V形凹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江阴市华晓纺织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大学;江阴市华晓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0770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