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制麦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1239.3 | 申请日: | 201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2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陆健;乔洪升;孙军勇;蔡国林;袁冬华;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C1/027 | 分类号: | C12C1/027;C12C7/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秀丽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微生物制麦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在传统制麦过程中添加微生物的方法,改善了国产低品质大麦制得麦芽的品质;制麦过程得到麦芽产品用于啤酒酿造过程的糖化工艺中,可替换20%的进口麦芽。将本发明用于啤酒的生产中,在不改变麦芽工厂现有的制麦工艺以及不添加其他制麦设备的前提下,制得的微生物麦芽可以部分替代进口麦芽,降低了国内啤酒生产企业的生产原料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微生物制麦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麦方法如下:(1)以白地霉CGMCC‑2245为出发菌株,加入到适量5oP麦汁培养基中,于30℃、转速180‑200r/min条件下摇床培养24h作为种子培养液用于接种;将5oP麦汁培养基的初始pH值调整为5.5,白地霉孢子接种浓度为3%,25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摇床转速为180‑200r/min,培养48h,使白地霉孢子的浓度达到1.0×108cfu/mL;(2)液体培养物经过萌发处理,在大麦第一次浸麦时直接加入浸麦水中,其接种浓度为108‑109个孢子/kg大麦;(3)浸麦工艺:浸水6h,断水6h,浸水2h,断水6h,浸水2h,浸麦度为42.5%;(4)发芽工艺:发芽5天,第一天15℃,第二天15℃,第三天19℃,第四天19℃,第五天15℃,发芽20h补充水分至45.5%;(5)焙燥工艺:进风温度45℃,一小时内升温至50℃,每小时升温2℃,升温至60℃保持3h,6h内升温至85℃,保持3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2123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的培养方法
- 下一篇:炭砖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