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倒装结构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3992.2 | 申请日: | 201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7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楠;齐胜利;潘尧波;朱广敏;叶青;郝茂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2 | 分类号: | H01L33/62;H01L33/6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的倒装结构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制作方法,其先在生长衬底上采用外延法依次生长出N型半导体层、量子阱层、及P型半导体层,并在N型半导体层上制作出第一N电极,在P型半导体层上制作出用于键合的第一P电极,由此形成待键合的芯片结构,再在另一高导热衬底上制作出与所述芯片结构上的第一N电极及第一P电极分别对应的第二N电极和第二P电极,并使所述第二N电极和第二P电极相互电隔离,由此形成待键合的基底结构,然后将所述芯片结构和基底结构键合,由此形成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出光效率高,而且也能改善功率型LED的热损伤。 | ||
搜索关键词: | 倒装 结构 发光二极管 芯片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倒装结构的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在一半导体衬底上采用外延法依次生长出N型半导体层、量子阱层、及P型半导体层,并在N型半导体层上制作出第一N电极,在P型半导体层上制作出用于键合的第一P电极,由此形成待键合的芯片结构;2)在另一高导热衬底上制作出与所述芯片结构上的第一N电极及第一P电极分别对应的第二N电极和第二P电极,并使所述第二N电极和第二P电极相互电隔离,由此形成待键合的基底结构;3)将所述芯片结构和基底结构堆叠后,采用高温高压使所述第一N电极与所述第二N电极键合、使所述第一P电极与所述第二P电极键合,由此形成发光二极管芯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4399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参考源输入的时钟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 下一篇: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