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微界面吸附作用去除水中天然有机物的吸附凝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6890.6 | 申请日: | 201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4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曲久辉;刘锐平;刘会娟;兰华春;田川;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52;C02F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饮用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强化微界面吸附去除天然有机物的吸附凝聚方法。本发明围绕混凝工艺,以强化去除天然有机物、控制消毒副产物为目标,提出一种强化微界面吸附过程、进而通过吸附/凝聚共同作用以有效去除水中天然有机物的方法。本发明可有效改善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对天然有机物去除效果,降低沉后水和滤后水的浊度及耗氧量等。此外,本发明还可改善低浊水、低温水、低温低浊水、高有机污染水的混凝沉淀效果,降低沉后水浊度及颗粒物浓度。本发明主要应用于饮用水厂净化,也可应用于以中水回用为目的的污水厂二级出水深度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界面 吸附 作用 去除 水中 天然 有机物 凝聚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强化异相凝聚过程改善絮凝效果、提高絮体粒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常规混凝工艺中引入原位反应生成的In situ MnO2和絮凝剂原位水解产物作为絮凝晶核,增大颗粒物浓度,进而改善絮凝效果并提高絮体的粒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4689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