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终端的分步防伪验证和身份鉴权的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75433.X | 申请日: | 201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2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任明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明和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4/12;H04W12/06;G06Q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803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于终端的分步防伪验证和身份鉴权的系统及其方法,涉及一个电信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融合的物联网应用。它解决长期困扰企业打假防伪,消费者购买商品和设备时,无从提前了解其真实身份状况的难题。由于其开放式分步防伪鉴权验证设计,方便了商家企业防伪技术、方案的任意选择和组合,以及产品生产时段和批次,对防伪技术、方案的随时动态调整设定,这样就没有给造假者留下任何作假的空间;建立“识真防伪”的技术体系,不仅达到了防伪的目的,更多地是对商家企业及其产品,进行了宣传展示推广;实现“货到方知”为“提前已知”的明白消费,把防伪业务进行产品身份鉴权的延伸整合。这样,商家和用户的参与度就很高,从而保证了该技术发明的市场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终端 分步 防伪 验证 身份 系统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终端的分步防伪验证和身份鉴权的系统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创建分步防伪验证和身份鉴权信息数据库,匹配唯一防伪鉴权码,设定短信接入码,构建WEB(WAP)前端防伪验证和身份鉴权平台,包括如下步骤:第一、在商品或设备外包装,内包装,商品或设备本身及商品或设备的部件一个或多个可标注点上,根据该商品或设备需要的,防伪验证和身份鉴权等级要求,分别设置特征防伪鉴权标记和代码防伪鉴权标记,并对该商品或设备的各个特征进行描述;第二、对该商品或设备或该批次商品,所有的标记防伪鉴权信息或特征描述防伪鉴权信息,按用户对该商品或设备的一般可实施的防伪验证顺序,进行满足系统要求的文本序列,图片标注,语音、视频讲解格式,并适合短信、彩信应用模式或者适合WEB(WAP)应用模式,进行分步编辑;第三、对该商品或设备或该批次商品,每一个标记防伪鉴权信息或特征描述防伪鉴权信息,进行权重标记或权重描述;第四、生产厂家对编辑后的该商品或设备或该批次商品的,所有标记防伪鉴权信息或特征描述防伪鉴权信息,自行匹配对应唯一自编码;第五、录入该商品或设备或该该批次商品的对应唯一自编码,以及所有标记防伪鉴权信息或特征描述防伪鉴权信息,进入系统数据库;第六、按一定编码规则,系统对生产厂家唯一自编码,匹配对应唯一防伪鉴权码,双方按约定,系统建立一定服务收费计费规则;第七、将该商品或设备或该批次商品,对应唯一防伪鉴权码,标记在商品或设备外观,或者用户最容易直接读取的一个或多个所在;第八、系统开通短信接入码,同防伪鉴权码的对应短信和彩信业务关系,搭建防伪鉴权码的前端WEB(WAP)验证平台;第九、当用户进行防伪验证或进行身份鉴权时,在短信终端输入该商品或设备的唯一防伪鉴权码,通过短信接入码,发起防伪鉴权验证请求;或者当用户进行产品防伪验证或进行身份鉴权时,通过互联网终端,打开系统的WEB(WAP)前端验证平台,输入该商品或设备的唯一防伪鉴权码,发起防伪鉴权验证请求;第十、短信接入码通过SP网关,提交该商品或设备的唯一防伪鉴权码,进入系统服务器,服务器向指令中心发起防伪鉴权验证请求;或在系统的WEB(WAP)前端验证平台,提交该商品或设备的唯一防伪鉴权码,进入系统服务器,服务器向指令中心发起防伪鉴权验证请求;第十一、指令中心通过系统数据库,查找与该唯一防伪鉴权码对应的,所有标记防伪鉴权信息或特征描述防伪鉴权信息;第十二、将查找到该唯一防伪鉴权码,对应的所有标记防伪鉴权信息或特征描述防伪鉴权信息,返回短信终端;或者将查找到该唯一防伪鉴权码,对应的所有标记防伪鉴权信息或特征描述防伪鉴权信息,返回系统的WEB(WAP)验证前端;第十三、用户读取返回的标记防伪鉴权信息或特征描述防伪鉴权信息,对照各个特征点,并参考各个信息的权重标记或权重描述,以及是否购买该商品或设备的实际情况,确定进行防伪验证,或进行身份鉴权;第十四、用户读取返回的标记防伪鉴权信息或特征描述防伪鉴权信息,按分步提示,继续启动下一步防伪验证或身份鉴权请求,系统再次返回信息结果,完成用户所需要的防伪验证或身份鉴权验证流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明和,未经任明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7543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乙烯与α-烯烃的弹性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光电线缆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