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铁路用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减震元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4073.X | 申请日: | 2010-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8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军;吴庆云;江文才;张建安;吴明元;吴潮;孙家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安徽金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8 | 分类号: | C08L75/08;C08K9/04;C08K3/34;C08G18/66;C08G18/48;C08G18/10;C08J9/12;B29C39/02;E01B9/6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吴启运 |
地址: | 23003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速铁路用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减震元件,其特征是由23-40份聚醚多元醇A、5-10份扩链剂、0.1-0.5份水、0.2-0.55份硅油匀泡剂和0.15-0.3份催化剂构成的混合物I和由2.5-8份改性纳米高岭土、24-30份聚醚多元醇B和30-40份多异氰酸酯反应制备的半预聚物II于35-55℃下搅拌混合2-5分钟后浇注于预热至45-70℃并涂覆有脱模剂的模具中成型,成型脱模后于80-100℃下熟化10-20小时得到减震元件。本减震元件各项性能指标符合HE/3328-2006标准规定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铁路 微孔 聚氨酯 弹性体 减震 元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速铁路用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减震元件,其特征在于:由23‑40份聚醚多元醇A、5‑10份扩链剂、0.1‑0.5份水、0.2‑0.55份硅油匀泡剂和0.15‑0.3份催化剂构成的混合物I和由2.5‑8份改性纳米高岭土、24‑30份聚醚多元醇B和30‑40份多异氰酸酯反应制备的半预聚物II混合搅拌后浇注于模具中成型得到的减震元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安徽金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大学;安徽金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8407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