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兰姆波的自主式损伤识别成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3247.1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3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苗晓婷;叶林;李富才;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6 | 分类号: | G01N29/06;G01N29/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机械结构检测技术领域的基于兰姆波的自主式损伤识别成像方法,通过构建传感网络并校对传感网络中各条传感路径的基于时间逆转的损伤指数DI,然后把对所有传感路径所校对的损伤指数中的最大值的45%设定为阈值,并用此阈值来判断传感路径被损伤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所有传感路径的损伤指数进行加权分布处理,进而得到损伤出现在坐标点(x,y)处的概率值。本发明避免了提取由缺陷散射的波信号的飞行时间,克服了依赖于基准信号的缺点。本发明不仅满足了实时性和在线性的要求,而且可以准确地识别与定位多损伤,实现板壳结构的自主式的无损检测,在航天航空以及建筑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兰姆波 自主 损伤 识别 成像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兰姆波的自主式损伤识别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传感网络:将换能器固定在待检测板壳结构的表面,或镶嵌于结构内部。每一对换能器以一发一收的方式设置,组成一条激励-感应波信号的传感路径,若干条传感路径构建成传感网络,所覆盖的待检测板壳结构的区域为检测区域;步骤2、校对传感网络中各条传感路径的基于时间逆转的损伤指数DI,具体步骤为:对第n条传感路径而言,通过分析重建波形Cn(t)与原始激励信号的波形V0n(t)的反相关性来校对该条传感路径的损伤指数DIn,该损伤指数为:
其中:t为采样时间点;t0为采样时间的起始点,取值为0;t1为采样时间的终止点,取值为原始激励信号的时间长度。n为传感路径的序号1≤n≤N,N为传感路径的总数;步骤3、把对所有传感路径所校对的损伤指数中的最大值的45%设定为阈值,并用此阈值来判断传感路径被损伤影响的程度:当一条传感路径的损伤指数大于阈值,则推断该条传感路径被损伤影响;否则判断该条传感路径未被损伤影响,并将该条传感路径的损伤指数设定为0;步骤4、对所有传感路径的损伤指数进行加权分布处理,进而得到损伤出现在坐标点(x,y)处的概率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3324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灌溉玻璃钢水渠
- 下一篇:双孔连锁形护坡混凝土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