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纤维素酶发酵废菌丝体和沼渣生产生物钾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9819.6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3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梁晓辉;华栋梁;张杰;许海朋;李岩;张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D1/00 | 分类号: | C05D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曲志波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利用纤维素酶发酵废菌丝体和沼渣生产生物钾肥的方法,属于微生物肥料领域。本发明采用固态发酵工艺,利用钾细菌将纤维素酶发酵废菌丝体、沼渣和钾矿粉混合物通过固态发酵生产生物钾肥。该方法具有成本低、肥效高、增产效果明显的优点,并大量利用发酵废菌丝体,具有环保和资源化利用双重优势,适于大规模生产及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纤维素酶 发酵 菌丝体 生产 生物 钾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纤维素酶发酵废菌丝体和沼渣生产生物钾肥的方法,其特征是它是由如下步骤组成:(1)沼渣的预处理:采用纤维素酶发酵废菌丝体与沼渣混合,利用其中的纤维素酶活力水解沼渣中的纤维素;(2)固态发酵培养基的配制:预处理好的沼渣连同其中的纤维素酶发酵废菌丝体与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磷酸二氢钾,钾矿粉混合,初始含水量60%‑80%,pH 6‑8;(3)环状芽孢杆菌及胶冻样芽孢杆菌的培养:均为将经斜面培养的菌体接种入摇瓶后培养获得摇瓶种子,再将摇瓶种子接种到发酵罐中进行放大培养得到二级种子;(4)固态发酵生产生物钾肥:将环状芽孢杆菌液体种子液和胶冻样芽孢杆菌种子液分别用无菌水稀释成10亿个/毫升,按照比例接入固态发酵培养基中;接种后在发酵池中混合均匀,发酵时间为2‑8天;(5)干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9981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