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无氧铜多级降压收集极及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2109.2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3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赵世柯;刘柳萍;肖东梅;樊会明;苏小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23/027 | 分类号: | H01J23/027;H01J25/34;H01J9/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无氧铜多级降压收集极及制造方法,涉及真空电子技术,可用于卫星行波管的多级降压收集极,该多级降压收集极电极由高导无氧铜基底和碳层构成,与绝缘瓷件、外套筒同心套置后,焊接成单级降压收集极,再多个单级降压收集极组装成多级降压收集极。本发明充分综合利用了碳材料的低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及无氧铜的高导热、易钎焊的优点,在兼顾热-机械性能的条件下提高多级降压收集极的回收效率,进而提高行波管的总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氧铜 多级 降压 收集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碳‑无氧铜多级降压收集极,包括降压收集极电极、绝缘瓷件、外套筒、电极引线;其特征在于,降压收集极电极包括无氧铜基底和碳层两部分,除了无氧铜基底柱状外周圆表面部分,在无氧铜基底内外表面都覆有碳层;无氧铜基底下端与电极引线电连接;将无氧铜基底、绝缘瓷件、外套筒同心套置,无氧铜基底柱状外周圆表面的无涂层区域,与绝缘瓷件内孔表面固接,绝缘瓷件外周圆与外套筒内周圆固接,成单级降压收集极,电极引线由绝缘瓷件的引线孔中伸出;再将多个单级降压收集极按需要组装成多级降压收集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61210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直流电度表
- 下一篇:一种基于稳压二极管的过压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