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镀液成分的分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8245.2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4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常晋凹版模具有限公司;张贵明 |
主分类号: | G01N21/27 | 分类号: | G01N21/2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577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镀液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镀液成分的分析方法;本发明主要依托利用朗伯-比耳定律,先用标准样品进行标准曲线绘制,然后用分光光度计对镀液成分进行检测,得到吸光度后通过软件利用朗伯-比耳定律进行换算,得到检测结果;该方法不仅化验速度快,而且对初学者的技术要求不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分 分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镀液成分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标准曲线的绘制和镀液成分的分析两个步骤,具体如下:标准曲线的绘制:步骤一、精确配制某物质的标准溶液,然后移取不同体积的标准溶液配置成不同梯级浓度的标准溶液;步骤二、用分光光度计分别对各种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测试;步骤三、利用分光光度计应用软件将步骤二中测得的各种不同标准溶液的吸收度,利用朗伯‑比耳定律进行换算,自动绘制浓度‑吸收度的标准曲线;所述朗伯‑比耳定律的关系如下式:A=‑log(I/Io)=‑lgT=kLc,式中:A为吸收度,Io为入射的单色光强度,I为透射的单色光强度,T为物质的透射比,k为吸收系数,L为被分析物质的光程,c为物质的浓度;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标准曲线制保存到电脑,存档;镀液成分的分析:步骤一、分析前准备,先将比色管、比色皿和吸管用浓盐酸浸泡5分钟后,用毛刷除去比色管表面的残留物;接着将比色管、比色皿和吸管放入1%的洗涤剂中洗涤三次,彻底除去玻璃表面的油脂;最后将比色管、比色皿和吸管用大量纯水冲洗3次以上,直至仪器倒置时,水流出后器壁不挂水珠;洗净后的比色管、比色皿和吸管备用;步骤二、取待测镀液进行稀释定容,备用;步骤三、将去离子水缓慢倾入洗涤干净的比色皿中,用吸水纸将比色皿外壁透明侧擦拭干净,放入分析仪主机的1号盛液槽内,透光面平行于光路;用待测镀液将洗涤干净的比色皿润洗三次后,将待测镀液缓慢倾入比色皿中,用吸水纸将比色皿外壁透明侧擦拭干净,放入分析仪主机的2号盛液槽内;打开电脑中待测物质的标准曲线,将仪器和电脑联机;移动分光光度计上的盛液槽拉杆,将纯水置于仪器的通光口,点击软件工具栏的“零位/满刻度”图标调零至吸光度为0.0000,透光率100%;移动分光光度计上的盛液槽拉杆,将待测液置于仪器的通光口,待其吸光度稳定后点击软件工具栏的“开始测试”图标,软件窗口左侧将显示测试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常晋凹版模具有限公司;张贵明,未经东莞市常晋凹版模具有限公司;张贵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61824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