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14905.9 | 申请日: | 201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8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卞立宪;卞永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卫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5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国兴 |
地址: | 364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这样一种蓄电池结构,为解决已有蓄电池存在的内阻大,结构复杂,散热性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在正电极(1)和负电极(6)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中间极板(3),中间极板(3)下端安装在盒体(8)内底部横截面呈正弦波状的槽内,中间极板(3)上端安装在盒盖(2)内上表面横截面呈正弦波状的槽内,在盒体(8)的两恻部设置有便于已与正电极(4)、负电极(5)连接的导电片(7)伸出的孔和多个散热孔。从而具有内阻小、结构简单、散热性好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蓄电池结构,由盒体、正电极、负电极、盒盖和导电片组成,在盒体的两恻部内分别设置有正电极和负电极,正电极通过导电片与外界连接,负电极通过导电片与外界连接,盒盖设置在盒体上方,所述盒体内注入有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在正电极(1)和负电极(6)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中间极板(3),中间极板(3)下端安装在盒体(8)内底部横截面呈正弦波状的槽内,中间极板(3)上端安装在盒盖(2)内上表面横截面呈正弦波状的槽内,在盒体(8)的两恻部设置有便于已与正电极(4)、负电极(5)连接的导电片(7)伸出的孔和多个散热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卫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卫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11490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展示地球自然景观的展览馆
- 下一篇:CMMB条件接收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