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控制开关的太阳能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5281.4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5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陶喆;何绪兰;张晓光;刘文珍;林财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控制开关的太阳能灯,包括透明外壳、白色发光二极管、灯罩、总开关、灯座、接固件、太阳能电池、充电电池,透明外壳与接固件通过螺纹旋紧固定在灯座上,太阳能电池或充电电池通过内部自动控制开关电路与白色发光二极管连接,太阳能电池与二极管D串联后和充电电池并联并与嵌于灯座的上表面的总开关相连。内部自动控制开关电路包括一个与总开关串联的达林顿管开关电路,由一个光敏三极管和另一个三极管T直接耦合。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灯能够根据环境光线强弱进行判断并执行自动控制太阳能灯的开启或关闭动作,使太阳能灯与环境光线强弱同步开关,减轻人们的太阳能灯开关工作,提高开关的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动控制 开关 太阳能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自动控制开关的太阳能灯,包括透明外壳(1)、白色发光二极管(6)、灯罩(4)、总开关(5)、灯座(3)、接固件(10)、太阳能电池(7)、充电电池(8),所述透明外壳(1)的底部有一个圆形孔洞,所述圆形孔洞内壁形成内螺纹,接固件(10)的一端具有外螺纹,与所述透明外壳(1)的底部的圆形内螺纹孔洞相配合,透明外壳(1)与接固件(10)通过旋紧固定,接固件(10)的另一端安装在灯座(3)上,所述灯罩(4)和白色发光二极管(6)通过所述透明外壳(1)底部的圆形孔洞装入透明外壳(1)的内壁上方,白色发光二极管(6)安装在灯罩(4)的下方,太阳能电池(7)嵌于灯座(3)的上表面,充电电池(8)安装在灯座底部,所述太阳能电池(7)或充电电池(8)通过内部自动控制开关电路(11)与白色发光二极管(6)连接,太阳能电池(7)与二极管D串联后和充电电池(8)并联并与嵌于灯座上表面的总开关(5)相连,使太阳能电池(7)的电流通过所述二极管D,使充电电池(8)的电流被二极管D截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自动控制开关电路(11)包括一个与总开关(5)串联的达林顿管开关电路,所述达林顿管开关电路由一个光敏三极管(9)和另一个三极管T直接耦合,光敏三极管(9)为达林顿管放大电路的前级,三极管T为达林顿管开关电路的后级,光敏三极管(9)的发射极与三极管T的基极直接连接,三极管T的集电极与电阻R1串联后分别与光敏三极管(9)的集电极和总开关(5)相连接,光敏三极管(9)的发射极与电阻R2串联后与三极管T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光敏三极管(9)嵌于灯座(3)的上表面;所述白色发光二极管(6)为一组二极管,各白色发光二极管(6)的阳极与三极管T的集电极连接,光敏三极管(9)的发射极与电阻R1串联后与各白色发光二极管(6)的阴极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24528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