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CPLD的8位色液晶屏显示控制驱动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0340.X | 申请日: | 2010-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8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戈录永;赵俊奇;宋林丽;郭智勇;崔亮飞;薛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中北新缘科技中心 |
主分类号: | G09G3/18 | 分类号: | G09G3/18;G09G3/36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锁 |
地址: | 030051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CPLD的8位色液晶屏显示控制驱动板,核心处理器模块1接受到外部CPU输入数据接口5发送显示数据和显示行列地址后,根据液晶屏上每点与存储器地址一一对应的关系进行数据处理后,将处理后的显示数据放入显示数据缓冲模块2中,同时核心处理器模块1将保存在显示数据缓冲模块2中显示数据逐点取出后,随同液晶屏控制信号一起通过显示数据锁存模块3和显示数据锁存模块4将显示数据通过输出液晶屏控制信号接口6在液晶屏上显示出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液晶屏实时显示,刷新速度快,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快捷。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pld 液晶屏 显示 控制 驱动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CPLD的8位色液晶屏显示控制驱动板,它包括核心处理器模块(1)、数据缓冲模块(2)、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3)、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I(4)、外部CPU输入数据接口(5)和输出液晶屏控制信号接口(6),其特征是外部CPU输入数据接口(5)的1脚、2脚通过导线接5V,外部CPU输入数据接口(5)的4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51脚连接,外部CPU输入数据接口(5)的5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50脚连接,外部CPU输入数据接口(5)的6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49脚连接,外部CPU输入数据接口(5)的7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48脚连接,外部CPU输入数据接口(5)的8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47脚连接,外部CPU输入数据接口(5)的9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44脚连接,外部CPU输入数据接口(5)的10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43脚连接,外部CPU输入数据接口(5)的11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42脚连接,外部CPU输入数据接口(5)的13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40脚连接,外部CPU输入数据接口(5)的14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38脚连接,外部CPU输入数据接口(5)的15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36脚连接,外部CPU输入数据接口(5)的16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35脚连接,外部CPU输入数据接口(5)的17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34脚连接,外部CPU输入数据接口(5)的18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33脚连接,外部CPU输入数据接口(5)的19脚、20脚通过导线接地;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100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3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99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4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98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5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97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 的6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96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7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95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16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92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17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91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18脚连接, 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89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19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87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20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86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26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85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27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84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28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83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29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82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30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81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38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78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39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77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40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76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41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75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15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74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9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73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10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72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13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71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14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70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31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69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32脚连接,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68脚通过导线与数据缓冲模块(2)的35脚连接;数据缓冲模块(2)的8脚、37脚分别通过导线接地; 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3)的9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1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3)的8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2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3)的7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3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3)的6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4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3)的5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5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3)的4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6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3)的3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7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3)的2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8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3)的11脚通过导线与输出液晶屏控制信号接口(6)的34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3)的12脚通过导线与输出液晶屏控制信号接口(6)的33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3)的13脚通过导线与输出液晶屏控制信号接口(6)的32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3)的14脚通过导线与输出液晶屏控制信号接口(6)的31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3)的15脚通过导线与输出液晶屏控制信号接口(6)的30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3)的16脚通过导线与输出液晶屏控制信号接口(6)的29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3)的17脚通过导线与输出液晶屏控制信号接口(6)的28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3)的18脚通过导线与输出液晶屏控制信号接口(6)的27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I(4)的9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16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I(4)的8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17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I(4)的7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18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I(4)的6脚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模块(1)的19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I(4)的11脚通过导线与输出液晶屏控制信号接口(6)的23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I(4)的12脚通过导线与输出 液晶屏控制信号接口(6)的22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 I(4)的13脚通过导线与输出液晶屏控制信号接口(6)的21脚连接,显示数据锁存模块II(4)的14脚通过导线与输出液晶屏控制信号接口(6)的20脚连接,输出液晶屏控制信号接口(6)的1脚、2脚、3脚通过导线与3.3V连接,输出液晶屏控制信号接口(6)的5脚、6脚、7脚通过导线与地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中北新缘科技中心,未经太原中北新缘科技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29034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特种无级变速V带
- 下一篇:一种基于无线通讯及太阳能供电的故障采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