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置于自然温能体的立式流体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4009.7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1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泰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泰和 |
主分类号: | F28D1/06 | 分类号: | F28D1/06;F28F27/00;F24J3/06;F2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乐慧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置于自然温能体的立式流体热交换器,其包括有中继流体蓄储桶及控制装置,该中继流体蓄储桶内部可供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对流体的温能交换装置,温能交换装置具有独立的流路供通过流体,以供与中继流体蓄储桶内部的流体作热交换,控制装置为由电力或机力或流力或磁力为致动力的控制装置,以供操控泵浦。流体热交换器是呈立式中继流体蓄储桶设有流体入口及流体出口,供以垂直或向下斜置的方式全部或部分置入于自然温能体,中继流体蓄储桶内暂存可对外流动导温流体,温能交换装置设有流体管路供流通导温流体,中继流体蓄储桶内流体则与自然温能体作热交换。 | ||
搜索关键词: | 置于 自然 温能体 立式 流体 热交换器 | ||
【主权项】:
置于自然温能体的立式流体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主要为借由呈立式中继流体蓄储桶状的流体热交换器,供以垂直或向下斜置的设置方式包括贴设或全部置入或部分置入于自然温能体,该自然温能体为浅层地表的土壤或湖、河、海或池塘或人工建构水库或流体池流体蓄储的设施,中继流体蓄储桶设有至少一个流体入口及至少一个流体出口,中继流体蓄储桶内暂存可对外流动导温流体,该可对外流动导温流体为自来水或河、湖、海的水,以作为设置于浅层温能体的辅助蓄水桶功能,中继流体蓄储桶状结构内部设有温能交换装置,温能交换装置设有至少一路流体管路供流通导温流体,以和中继流体蓄储桶内流体作热交换,而中继流体蓄储桶内流体则与自然温能体的温能作热交换,其主要构成如下:——中继流体蓄储桶(700):为由导热材料所构成而呈一体式或组合式的中继流体蓄储桶(700),为一种呈立式中继流体蓄储桶状的流体热交换器,为供以垂直或向下斜置的设置方式包括贴设或全部置入或部分置入于自然温能体(1000),中继流体蓄储桶(700)具有至少一个流体入口(701)及至少一个流体出口(702)以供流体进出作为换流功能;其中流体入口(701)为设置于中继流体蓄储桶(700)的低处,而流体出口(702)为设置于中继流体蓄储桶(700)的高处,或两者的设置位置为相反,以避免中继流体蓄储桶(700)内部低处流体停滞;——通过中继流体蓄储桶(700)的流体,可为借外力加压、或位差重力或于流体入口(701)及/或流体出口(702)设置泵浦(704),而借由人力或控制装置(2000)的操控作泵送或泵吸,以驱动液态、或气态、或液态转气态、或气态转液态的流体,包括泵动或停止或泵动流量的调节;——中继流体蓄储桶(700)的内部,可供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流体对流体的温能交换装置(705);——温能交换装置(705)具有独立的流路供通过流体,以供与中继流体蓄储桶(700)内部的流体作热交换,温能交换装置(705)包括直接由流体管路呈U型、 螺旋状、波浪状管状流路结构所构成,及/或于温能交换装置的U管状流路结构加设导热翼片,前述各种形状的温能交换装置(705)的流体管路为具有流体入口(708)及流体出口(709);——温能交换装置(705)可为直接在导热结构体的内部设置流路,并具有流体入口(708)及流体出口(709),及/或于导热结构体延伸导热翼片;——温能交换装置(705)的个别流体通路,具有流体入口及流体出口;——通过温能交换装置(705)的流体通路的流体为可借外力加压、或位差重力或设置泵浦作泵送或泵吸,以个别驱动相同或不同的液态或气态或液态转气态、或气态转液态的流体;——控制装置(2000):为由电力或机力或流力或磁力为致动力的控制装置,以供操控泵浦(704),此项控制装置(2000)为于设置泵浦(704)时同时设置;其中:供内设温能转装置(705)的筒形中继流体蓄储桶(700),包括为一个或一个以上,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其个别中继流体蓄储桶700内部个别流体通路可为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不同的中继流体蓄储桶(700),可为个别运作,供个别通过相同或不同种类的流体;中继流体蓄储桶(700)的内部,可为具有一路或分隔为一路以上的流体通路,于分隔为两路或两路以上时,各别流路为个别设有流体入口及流体出口;中继流体蓄储桶(700)的内部为具有两路或两路以上的流体通路时,其个别流体通路可为个别运作,而供通过相同或不同的流体;中继流体蓄储桶(700)的内部为具有两路或两路以上的流体通路时,其个别流体通路可为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中继流体蓄储桶(700)为由导热材料所构成,呈上大下小的两段或两段以上的阶级状结构,包括截面积较大的上段结构及截面积较小的下段结构,中继流体蓄储桶底段(7001)沿垂直轴向的断面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三面或三面以上的多面形所构成;或由中继流体蓄储桶(700)上段较大底段较小的圆锥形或至少三面的锥形或梯形结构所构成;包括①中继流体蓄储桶(700)制成圆锥形;或②中继流体蓄储桶(700)制成倒置的角锥形多面立体形状;或③中继流体蓄储桶(700)制成倒置的梯形圆锥体状结构;或④中继流体蓄储桶(700)制成倒置的梯形 角锥多面立体形状;供以垂直或向下斜置的设置方式包括贴设或全部置入或部分置入于自然温能体(10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泰和,未经杨泰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59400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元件封装及使用该封装的发光元件
- 下一篇:挠性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