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靠模仿形车削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4129.7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2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子初 |
主分类号: | B27C9/00 | 分类号: | B27C9/00;B23Q3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孟斌 |
地址: | 528308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靠模仿形车削机,包括龙门式机架,机架上安装有可固定工件和靠模的顶针夹紧装置、可紧贴工件和靠模并沿其长度方向对工件端面轴向加工的切削装置和磨砂装置、数控装置以及驱动装置,其切削装置和磨砂装置同时装设在后滑动座体的两侧板上,由于后滑动座体坐设于机架后端的上、下导轨上,且上、下丝杆与后滑动座体滑动连接,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同时具备切削和磨砂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模仿 车削 | ||
【主权项】:
全自动靠模仿形车削机,包括龙门式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可固定工件和靠模的顶针夹紧装置(2)、可紧贴工件和靠模并沿其长度方向对工件端面轴向加工的切削装置(3)和磨砂装置(4)、数控装置(5)以及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顶针夹紧装置(2)安装在机架(1)前端,由固定顶针(201)、活动顶针(202)、前滑动座体(6)以及顶针驱动机构(203)组成,固定顶针(201)安装在机架(1)一侧,其后端延伸出机架(1)与顶针驱动机构(203)驱接,与固定顶针(201)相对设置的机架(1)上设有与固定顶针(201)同轴、同步转动的活动顶针(202),活动顶针(202)设置在前滑动座体(6)上,其后端通过固定在前滑动座体(6)上的气缸(204)连接驱动,前滑动座体(6)上、下端与安装在机架(1)上的导轨(101)滑动连接;切削装置(3)和磨砂装置(4)安装机架(1)后端,机架(1)后端通过上、下丝杆(102)、(103)呈轴向滑动连接有板体状的后滑动座体(7),后滑动座体(7)的上、下端通过滑块(701)坐于机架(1)上的上、下导轨(104)、(105)上,上、下丝杆(102)、(103)由固定在机架(1)一侧的带离合器进给驱动机构(8)驱接,切削装置(3)和磨砂装置(4)分别通过横向导轨(702)、(705)连接于后滑动座体(7)的两侧板(703)、(704)上,切削装置(3)由切削滑板(301)、刀架(302)、靠模指轮(303)、车刀(304)以及车刀驱动电机(305)组成,切削滑板(301)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后滑动座体(7)一侧板(703)的横向导轨(702)上,刀架(302)和靠模指轮(303)对应工件和靠模位置呈纵向固定在切削滑板(301)外侧前端,车刀(304装设在刀架(302)的转轴(302 a)上,固定安装在切削滑板(301)外侧的车刀驱动电机(305)通过皮带(310)同时驱接上、下相邻两刀架(302)的转轴(302 a),后滑动座体(7)一侧板(703)的前、后端分别固定有前导向轮(306)和后导向轮(307),一链条(308)先后搭接在前导向轮(306)和后导向轮(307)上且末端连接有配重块(309),对应配重块(309)的链条(308)另一末端绕过前导向轮(306)底端连接在切削滑板(301)内侧的连接块(301 a)上,所述配重块(309)可通过链条(308)始终拉紧切削滑板(301)往工件和靠模方向移靠;磨砂装置(4)由磨砂轮滑板(401)、磨砂轮(402)、靠模轮(403)、磨砂轮支架(404)以及磨砂轮驱动电机(405)组成,磨砂轮滑板(401)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后滑动座体(7另一侧板(704的横向导轨(705上,磨砂轮支架(404和靠模轮(403)对应工件和靠模位置呈纵向固定在磨砂轮滑板(401前端,磨砂轮(402)呈纵向连接在磨砂轮支架(404)的纵向转轴(404 a)上,磨砂轮驱动电机(405)固定在磨砂轮滑板(401)后端并通过皮带(406)驱接连接上、下相邻两磨砂轮(402)之间的纵向转轴(404 a),所述另一侧板(704)与磨砂轮滑板(401)内侧之间连接有拉簧(407),拉簧(407)两端分别连接在另一侧板(704)前端和磨砂轮滑板(401)后端,拉簧(407)始终拉紧磨砂轮滑板(401)往工件和靠模方向移靠;所述固定顶针(201)的机架(1)一侧设有连接架(9),顶针驱动机构(203)安装在连接架(9)上,固定顶针(201)延伸出机架(1)设有转动轴(201 a),相邻两转动轴(201 a)之间分别通过皮带(205)联接带动,所述顶针驱动机构(203)由驱动电机(203 1)和减速箱(203 2)构成,减速箱(203 2)的输入轴(203 2a)和输出轴(203 2b)分别通过皮带(203 3)与驱动电机(203 1)输出轴和其中一转动轴(201 a)驱接;对应连接架(9)另一侧的机架(1)上安装有固定支架(10),带离合器进给驱动机构(8)设置在固定支架(10)上,带离合器进给驱动机构(8)包括驱动电机(801)、带离合器的输出轴(802)、第一连接轴(803)、第二连接轴(804)以及驱动气缸(805),带离合器的输出轴(802)和第二连接轴(804)分别通过转动轴承(806)相邻且相互平行状安装在固定支架(10)顶端,带离合器的输出轴(802)的前、后端分别套设有可独立转动的前、后驱接轮(802 a)、(802 b),前、后驱接轮(802 a)、(802 b)之间的输出轴上滑动连接有前后端面带凸齿(802 c1的滑动离合块(802 c,前、后驱接轮(802 a)、(802 b)端面上分别设有与凸齿(802 c1)相配合的凹部(802 a1)、(802 b1),滑动离合块(802 c)通过驱动气缸(805)驱接使滑动离合块(802 c)可分别与前、后驱接轮(802 a)、(802 b)卡紧连接,所述前驱接轮(802 a)上还设有大齿轮(802 a2),大齿轮(802 a2)与第二连接轴(804)上的小齿轮(804 a)构成减速齿轮组,驱动电机(801)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10)底部并与安装在固定支架(10)底部的第一连接轴(803)一端的转轮(803 a)通过皮带(807)驱接,第一连接轴(803)另一端通过皮带(807)分别与带离合器的输出轴(802)的后驱接轮(802 b)和第二连接轴(804)联接,带离合器的输出轴(802)末端通过皮带分别与上、下丝杆(102)、(103)驱接;所述顶针驱动机构(203)和车刀、磨砂轮驱动电机(305)、(405)以及带离合器进给驱动机构(8)共同构成机架(1)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连接在机架(1)上的数控装置(5)电气连接,以使数控装置(5)按程序控制对应的电机、气缸启动和关闭,实现自动数控加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子初,未经陈子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62412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