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橄榄球状汽车遮阳伞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2774.4 | 申请日: | 201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4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鹏翀 |
主分类号: | B60J11/04 | 分类号: | B60J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11354 | 代理人: | 苏瑞 |
地址: | 100050 北京市宣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橄榄球状汽车遮阳伞为汽车附属装置。采取“回弹装置与有关部件结合”技术关键,由内套、插柱、弹簧、圆档、螺套、螺丝、钢丝绳、插管构成回弹装置;钢丝绳依次穿装内套中心孔、插柱中心孔、弹簧、圆档中心孔,钢丝绳两端穿装螺套横向圆孔后由螺丝紧固,内套与一侧的插管内壁插装固定,一侧的插管与插柱左端插装活连接,一侧的螺套与内套左端面、插柱右端面与弹簧左端、弹簧右端与圆档左侧面、圆档右侧面与另一侧的螺套均顶压,插柱右端与另一侧的插管插装固定,连接件上套装锁鼻,连接件两端均与一侧的插管插装固定,另一侧的插管、锁鼻的圆管均与弹性杆插装固定,弹性杆与篷布缝制。用于汽车遮阳。效果稳定,携带、使用、回收、存放均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橄榄 球状 汽车 遮阳伞 | ||
【主权项】:
一种橄榄球状汽车遮阳伞,其特征在于:由内套(11)、插柱(12)、弹簧(13)、圆档(14)、螺套(15)、螺丝(16)、钢丝绳(17)、插管(18)所构成的回弹装置(1)和连接件(2)、弹性杆(3)、篷布(4)、锁鼻(5)共同构成;所述橄榄球状汽车遮阳伞,其钢丝绳(17)依次穿装内套(11)的中心孔、插柱(12)的中心孔、弹簧(13)、圆档(14)的中心孔,其钢丝绳(17)的两端均穿装螺套(15)的横向圆孔后由螺丝(16)紧固连接,其内套(11)与一侧的插管(18)内壁插装且紧密配合固定连接,其一侧的插管(18)与插柱(12)的左端插装活连接,其一侧的螺套(15)与内套(11)左端的端面、插柱(12)右端的端面与弹簧(13)的左端、弹簧(13)的右端与圆档(14)的左侧面、圆档(14)的右侧面与另一侧的螺套(15)均相互顶压连接,其插柱(12)的右端与另一侧的插管(18)插装且紧密配合固定连接,其连接件(2)上套装有锁鼻(5),其连接件(2)的两端均与一侧的插管(18)插装且紧密配合固定连接,其另一侧的插管(18)、锁鼻(5)的圆管均与弹性杆(3)插装且紧密配合固定连接,其弹性杆(3)与篷布(4)以缝制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橄榄球状汽车遮阳伞的橄榄球状骨架是这样构成的:一个所述连接件(2)中间与两个所述锁鼻(5)套装连接而其两端分别各与一个所述回弹装置(1)一端、两个所述锁鼻(5)均分别各自与一个所述回弹装置(1)一端均插装且紧密配合固定连接,所述与连接件(2)两端及两个锁鼻(5)连接的每个回弹装置(1)另一端均分别各自与一个所述弹性杆(3)一端、每个所述弹性杆(3)另一端均分别各自与第二个所述回弹装置(1)一端、每个所述第二个回弹装置(1)另一端均分别各自与第二个所述弹性杆(3)一端、每个所述第二个弹性杆(3)另一端均分别各自与第三个所述回弹装置(1)一端、每个所述第三个回弹装置(1)另一端均分别各自与第三个所述弹性杆(3)一端、每个所述第三个弹性杆(3)另一端均分别各自与第四个所述回弹装置(1)一端均插装且紧密配合固定连接,四个中的两个所述第四个回弹装置(1)另一端分别与另一个所述连接件(2)的两端而四个中的另两个所述第四个回弹装置(1)另一端分别与另两个所述锁鼻(5)均插装且紧密配合固定连接,所述另一个连接件(2)的中间与所述另两个锁鼻(5)套装连接;所述橄榄球状骨架上的每个所述弹性杆(3)均与所述篷布(4)以缝制的方式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鹏翀,未经李鹏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68277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充电式洗衣机及无线充电式洗衣机组件
- 下一篇:新型立式成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