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蜡梭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9767.X | 申请日: | 201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4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东;王志远;董桂明;刘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卫东 |
主分类号: | E21B37/02 | 分类号: | E21B37/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荣文 |
地址: | 06215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蜡梭,包括圆管状梭体和设于圆管状梭体外壁上的第二长槽孔内的止推齿;其关键改进在于:所述清蜡梭还包括开设在圆管状梭体母线上的至少四个第一长槽孔和一端固定设于第一长槽孔端部的动力传递簧;所述动力传递簧开放端向圆管状梭体内延伸。其优点在于:将动力传递簧固定安装在清蜡梭管壁上设置的长槽孔内,且动力传递簧的开放端指向清蜡梭轴线,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即使动力传递簧与抽油杆的接触点位于抽油杆接头的时候,其张开的开放端也不会超过清蜡梭的边界,有效防止动力传递簧卡滞在抽油管接头位置而折断的事故发生,能够有效降低生产企业设备维修成本,也可以大大提高采油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蜡梭 | ||
【主权项】:
一种清蜡梭,包括圆管状梭体(1)和设于圆管状梭体(1)外壁上的第二长槽孔(4)内的止推齿(3);其特征在于:所述清蜡梭还包括开设在圆管状梭体(1)母线上的至少四个第一长槽孔(5)和一端固定设于第一长槽孔(5)端部的动力传递簧(2);所述动力传递簧(2)开放端向圆管状梭体(1)内延伸; 所述动力传递簧(2)为弧形板簧,其数量与第一长槽孔(5)的数量相同、且相邻两根动力传递簧(2)分别安装在相邻两个第一长槽孔(5)的不同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卫东,未经陈卫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4976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