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色热流道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52183.8 | 申请日: | 201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9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景伟德;毛华锋;王松;陈勇;杨浩;黄俊戎;孙丽云;万岳飞;周明星;范能;王冬华;贺常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盛艺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6 | 分类号: | B29C45/16;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531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色热流道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它包括顶针、定位圆销、后模镶件、后模、导套、上导柱、前模、前模镶件、热流道、浇口、动模、油缸。本发明适用于在一个热流道模具内经一次出模生成双色模具制品。使用时模具合模浇注后,开模将半成品中的流道余料顶出,然后动模旋转180°,合模再次浇注,开模,左右顶针分别顶出半成品中的流道余料和成品,然后合模进行下一批产品的加工。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对于操作人员要求低,加工简单且由于生产批量大而降低了成本,生产出的产品外观美观,减少了废品,提高产品质量,节省塑料原料,且不需后续工序。 | ||
搜索关键词: | 热流 模具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双色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顶针(1)、后定位圆销(2)、左后模镶件(3)、后模(4)、上导套(5)、上导柱(6)、前定位圆销(7)、前模(8)、前模镶件(9)、左热流道(10)、上浇口(11)、右热流道(12)、右浇口(13)、定模(14)、下导柱(15)、下导套(16)、动模(17)、右后模镶件(18)、右顶针(19)、动模固定板(20)、拉杆(21)、撑头(22)、中托边(23)、中托司(24)、定位司(25)、顶针托板(26)上油缸(27)、下油缸(28);定模(14)内设有左热流道(10)、右热流道(12),定模(14)设有上浇口(11)和右浇口(13),前模镶件(9)与前模(8)相配合通过螺栓固定于定模(14),定模(14)与动模(17)通过上导柱(15)与上导套(16)配合固定,并通过前定位圆销(7)定位,动模(17)通过下导柱(15)与下导套(16)配合固定于动模固定板(20),并通过后定位圆销(2)定位,前模(8)通过螺栓与动模(17)固定,前模(8)与前模镶件(9)相配合,前模镶件(9)固定于动模固定板(20),左顶针(1)安装于动模固定板,右顶针(19)固定于顶针托板(26),顶针托板(26)通过中托边(23)与中托司(24)配合安装于动模固定板(20),撑头(22)通过螺栓安装于动模固定板(20),上油缸(27)固定于动模固定板(20),并通过软管与拉杆(21)连接,下油缸(28)固定于动模固定板(20),通过软管与顶针托板(26)连接,前模镶件(9)与左后模镶件(3)间构成第一色注塑型腔,前模镶件(9)与右后模镶件(18)构成第二色注塑型腔,四根左顶针(1)顶在第一色注塑型腔内热流道余料位置,右顶针(19)顶在第二色注塑型腔内成品位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盛艺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盛艺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5218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软管不锈钢丝用奥氏体不锈钢
- 下一篇:一种低弹性模量亚稳β钛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