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亚硝酸盐积累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生物修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7555.4 | 申请日: | 2011-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0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艾小凡;王鹤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101/16;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复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方法,其优势在于解决了传统的微生物修复后亚硝酸盐积累问题。该技术由生物反应墙与好氧井两部分组成,生物反应墙由可缓释有机碳源的固相载体介质和捕氧剂组成,好氧井由缓慢释放氧气的固体填料填充或者向好氧井内灌注缓慢释放氧气的介质的悬浮液。好氧井向地下环境中释放氧气,提高环境中的溶解氧,好氧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积累的亚硝酸盐被重新转化为少量的硝酸盐。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出水中亚硝酸盐超标的问题,且最终出水所含硝酸盐较少,其浓度已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中的Ⅲ类标准,不会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亚硝酸盐 积累 地下水 硝酸盐 污染 生物 修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解决亚硝酸盐积累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受硝酸盐污染的地下水(1)沿水流方向首先进入生物反应墙(2),在墙内缺氧条件下,通过反硝化作用去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同时经生物反应墙的出水中仍含有少量的亚硝酸盐,再将含有亚硝酸盐的出水进入好氧井(3)区域,在好氧条件下亚硝酸盐通过硝化作用被氧化为硝酸盐,经此处理后出水中含有少量的硝酸盐,其浓度已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中的三类标准,不会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6755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取像装置
- 下一篇:双面感应结构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