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鲟鱼皮的清洁制革生产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91310.5 申请日: 2011-04-12
公开(公告)号: CN102199675A 公开(公告)日: 2011-09-28
发明(设计)人: 强涛涛;步巧巧;王学川;孟翔麟;孟翔宸;梁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 王学川;孟翔麟
主分类号: C14C1/04 分类号: C14C1/04;C14C1/08;C14C1/00;C14C1/06;C14C3/08;C14C3/02;C14C3/04;C14C3/28;C14C9/02;D06P3/32
代理公司: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代理人: 陈晓平;李炬
地址: 710021***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鲟鱼皮的清洁制革生产工艺包括有下述的步骤:浸水→手工去肉→脱脂→刮油膜→浸灰→刮油膜→复灰→刮油膜→无铵脱灰→氧化漂白→浸酸→还原漂白→软化→有机磷鞣或噁唑烷鞣→染色加脂→铝复鞣或锆复鞣→水洗→挂晾干燥→涂饰。本发明采用有机膦鞣剂或噁唑烷鞣剂,实现无铬鞣工艺对鲟鱼皮进行鞣制,并且在制革过程中采取了少硫浸灰和无铵脱灰的清洁工艺,不仅可以克服重金属铬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降低硫化物的排放和石灰的用量,减少废水中的氨氮含量,节约企业污水处理的成本,并且所生产的环保型鲟鱼皮手感柔软、丰满、富有弹性、粒面平细且保持有漂亮完整的天然鳞片。
搜索关键词: 鲟鱼 清洁 制革 生产工艺
【主权项】:
一种鲟鱼皮的清洁制革生产工艺,包括有下述的步骤:浸水→手工去肉→脱脂→刮油膜→浸灰→刮油膜→复灰→刮油膜→无铵脱灰→氧化漂白→浸酸→还原漂白→软化→有机磷鞣或噁唑烷鞣→染色加脂→铝复鞣或锆复鞣→水洗→挂晾干燥→涂饰;各工序中的百分含量均以操作该工序前鲟鱼皮的重量为基准,是相对于鲟鱼皮的重量百分比,其中:浸水:将待处理的鲟鱼皮浸泡在浸泡液中,该浸泡液包含水200%~400%、脱脂剂1%~5%、渗透剂1%~5%、杀菌剂0.1%~0.5%和碳酸钠1%~5%,浸泡的时间为过夜;手工去肉:在浸水后采取人工去肉的方式去除鲟鱼皮表面剩余的鱼肉,主要是加强背脊部和边腹部位的去肉,但同时应注意保护其天然鳞片不致脱落。脱脂:将去肉处理后的鲟鱼皮置入温度在35~40℃之间的脱脂液中,该脱脂液中包含水200%~400%、脱脂剂2%~7%、碳酸钠1%~4%和渗透剂1%~3%,鲟鱼皮在所述脱脂液中静置2~10小时后进行水洗;刮油膜:将分别进行脱脂、浸灰、复灰处理后的鲟鱼皮用钝刀刮去肉面的油膜,使皮内和鳞片内的油脂被刮挤出;浸灰:将刮油膜处理后的鲟鱼皮置于常温的浸灰液中,该浸灰液中含水60%~100%、浸灰助剂1%~4%和脱脂剂1%~3%,鲟鱼皮在浸灰液中静置60~90分钟后加入1%~3%的石灰粉、1%~3%的渗透剂,再静置90~120分钟后加入0.8%~1.5%的硫氢化钠、0.2%~0.8%的过氧化硫脲,再静置1~3小时;最后加入1%~3%的硫化钠、2%~6%的石灰粉和0.5%~1%的氢氧化钠,静置过夜,次日晨排液水洗;复灰:将刮油膜处理后的鲟鱼皮置于常温的复灰液中,该复灰液中含水150%~300%、浸灰助剂1%~4%和脱脂剂1%~3%,鲟鱼皮在复灰液中静置30~60分钟后加入1%~3%的石灰粉和1%~3%的渗透剂,再静置60~90分钟后加入0.8%~1.5%的硫氢化钠和0.1%~0.4%和过氧化硫脲,静置1~2小时;最后加入1%~5%的石灰粉和0.2%~0.6%的氢氧化钠,静置过夜,次日晨排液水洗;无铵脱灰:将刮油膜处理后的鲟鱼皮置于常温的无铵脱灰液中,该无铵脱灰液中含水60%~100%、无铵脱灰剂2%~5%,鲟鱼皮在无铵脱灰液中静置2~4小时,同时调节pH为7.5~8.0;氧化漂白:在无铵脱灰液中加入2%~15%的氧化剂对鲟鱼皮进行氧化漂白处理,在加入氧化剂后使浸泡在无铵脱灰液中的鲟鱼皮静置2~4小时;浸酸:将氧化漂白后的鲟鱼皮置于浸酸液中,该浸酸液中含水80%~150%、中性盐4%~10%,鲟鱼皮在浸酸液中渗透10~30分钟后加入2%~5%的酸,调节浸酸液的pH为2.5~3.5;还原漂白:在浸酸液中加入2%~15%的还原剂对鲟鱼皮进行还原漂白处理,在加入还原剂后使浸泡在浸酸液中的鲟鱼皮静置过夜;软化:在还原漂白后在浸酸液中加入1.0%~2.5%的酸性酶制剂,先在常温下让酶渗透1~4小时,再升温至35~40℃软化30~90分钟,然后静置过夜;有机磷鞣或噁唑烷鞣:在软化工序后的溶液中加入有机膦鞣剂或噁唑烷鞣剂对鲟鱼皮进行鞣制,有机磷鞣剂或噁唑烷鞣剂的用量为1.5%~2.5%,加入有机磷鞣剂或噁唑烷鞣剂后静置过夜,次日晨观察鞣剂在鲟鱼皮内是否渗透完全,然后分次加入碱调节pH为6.0~6.5,加碱的时间每次间隔至少1小时,最后静置过夜;染色加脂:将经有机磷鞣或噁唑烷鞣处理后的鲟鱼皮置入温度在40~50℃之间的染色加脂液中,染色加脂液中含水200%~400%、染料2%~4%、加脂剂15%~25%,其中加入染料后转动10~30分钟,然后加入加脂剂再转动2~4小时,最后加0.5%~1.2%的甲酸作用30~60分钟;铝复鞣或锆复鞣:对染色加脂处理后的鲟鱼皮在温度为40~50℃下进行复鞣处理,用于复鞣处理的复鞣液中水含150%~300%,加入的复鞣剂为铝鞣剂或锆鞣剂,其用量为3%~7%,转动2~5小时后水洗出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学川;孟翔麟,未经王学川;孟翔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9131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