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茶的制作工艺及其制成的红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7055.9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2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高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京明茶叶综合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08 |
代理公司: | 揭阳市博佳专利代理事务所 44252 | 代理人: | 黄少松 |
地址: | 51543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茶的制作工艺及其制成的红茶。初制工序为: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过红锅→包揉→薰焙→毛茶,发酵工序加入晒干的黄豆,茶叶与黄豆的重量比为1:0.3~1,使茶叶吸收黄豆的有效和有益成分,使本发明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精制工序为:毛茶→筛分→风选→拣梗→复火提香→匀堆→成品红茶;具有集果、蜜、花、薯、松烟、豆香味和自然醇香为一体的独特的综合香型,耐冲泡,营养丰富和保健作用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红茶 制作 工艺 及其 制成 | ||
【主权项】:
一种红茶的制作工艺,包括:1)、初制工序: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过红锅→包揉→薰焙→毛茶;鲜叶萎凋:鲜叶进萎凋间萎凋,温度控制在28~35℃,萎凋过程中每小时翻拌一次,使萎凋均匀;待叶质和嫩茎萎软,握叶柔软、稍粘、可成团,嫩茎弯曲不断,叶色从鲜绿色变为暗绿,叶面呈皱,青气基本消失并散发清香,即为萎凋适度,所需时间为4~5h;萎凋后萎叶失重达30~35%;揉捻:按轻、重、轻原则进行,萎凋叶装桶后空揉5~10min后再加轻压;待柔叶完全柔软再适当加以重压,促使茶条条索紧结,揉出茶汁;待揉盘中有茶汁溢出,茶条紧卷,然后松压散热,使茶条略有回松,吸附溢出茶汁于条表,再筛分散热,揉捻叶要求细胞破损率达80%以上,叶片成条率90%以上;发酵:设一发酵室,内设发酵架,每架设8~10层,每层间隔25~30cm,内置一移动的发酵盘,发酵盘高12~15cm;将揉捻好的茶叶加入晒干的黄豆拌匀,茶叶与黄豆的重量比为1:0.3~1,茶叶摊厚8~10cm,上盖一层湿布,室温为24~28℃,相对湿度95%以上,发酵的时间为3~5h;发酵温度由低至高,然后再降低,当叶温平稳并开始下降,叶色由绿变黄绿尔后呈绿黄再开始变成黄红色,青气消失香气散发,发酵程度为65~80%时为发酵适度;过红锅:火旺锅红、茶叶与黄豆一同下锅,手工翻炒2~3min,起锅;复包揉:手工复包揉茶叶2~3min,筛分出茶叶进行薰焙;薰焙:用湿松木柴薰烟烘焙,摊叶厚度为1.5~2.5cm,焙温90~105℃,时间为6~8h,薰焙后茶叶含水量为5~6%;薰焙后立即摊凉;2)、精制工序:毛茶→筛分→风选→拣梗→复火提香→匀堆→成品红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京明茶叶综合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京明茶叶综合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0705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