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无振动挤密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29104.9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2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熊治文;米维军;武小鹏;魏永梁;屈耀辉;韩龙武;郑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27/3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无振动挤密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倒拔挤密扩孔或横向静压挤密扩孔的方式,在挤密孔周围形成挤密区,使地基黄土原有的湿陷性得以消除,并通过向挤密孔中灌注半刚性成桩材料成桩,使半刚性桩与被挤密的桩间黄土共同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承载力和控制地基的工后沉降,满足我国工民建对地基的高稳定要求。该发明主要适用于湿陷性黄土隧道地基的加固处理及湿陷性黄土区和松软土区的房屋、道路等地基加固处理中。 | ||
搜索关键词: | 湿陷性 黄土 地基 振动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无振动挤密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确定挤密处理层厚度及桩孔布置方式和桩间距:在地基拟处理范围内,确定无振动挤密处理时的桩孔布置方式和桩间距;(2)无振动挤密成孔:先利用螺旋钻、地质钻等小型钻机设备,在需加固处理的湿陷性黄土层中,按设计桩孔布置方式和桩间距隔孔进行排土预钻孔,预钻孔直径为150±5mm,预钻孔深度较实际处理深度大0.3~0.5m;然后采用无振动挤密成孔设备对预钻孔进行分阶段挤密扩孔;挤密扩孔后的孔径为350~400mm;(3)形成半钢性挤密桩复合地基:挤密扩孔后,向孔内分层灌注半钢性成桩材料,并振捣密实,使半钢性桩与被挤密桩间黄土共同形成复合地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2910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螺旋输送装置输送物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行驶速度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