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泵送混凝土生产管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6171.X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9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苟德胜;陈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华管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B28B21/60;B28B21/30;B28B21/3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2124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泵送混凝土生产管桩的方法,所述的泵送混凝土由胶凝材料、砂、碎石、外加剂和水组成,其中,胶凝材料总量为320~500kg/m3、水胶比为0.26-0.40、砂的细度模数为2.3~3.2、砂率为36%~45%;碎石的粒径为5~25mm连续级配,压碎值≤10%,针片状小于10%,该生产方法:A、将生产混凝土管桩所需要的笼筋装入模具后,合上上、下模,上紧螺丝;B、按照上述配比配制泵送混凝土,输送到模具内腔;C、对上述模具内的笼筋进行张拉,施加预应力;D、将模具吊放在离心机上离心成型,然后倒去余浆,再经过一次常压蒸养,然后脱模,进行二次高压蒸养即得管桩成品。本发明工艺简单,加工方便,成本相对较低、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较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混凝土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采用泵送混凝土生产管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送混凝土由胶凝材料、砂、碎石、外加剂和水组成,其中,胶凝材料总量为320~500kg/m3、水胶比为0.26 0.40、砂的细度模数为2.3~3.2、砂率为36%~45%;碎石的粒径为5~25mm连续级配,压碎值≤10%,针片状小于10%,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生产混凝土管桩所需要的笼筋装入模具后,合上上、下模,上紧螺丝;B、按照上述配比配制泵送混凝土,输送到模具内腔;C、对上述模具内的笼筋进行张拉,施加预应力;D、将模具吊放在离心机上离心成型,然后倒去余浆,再经过一次常压蒸养,然后脱模,进行二次高压蒸养即得管桩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华管桩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建华管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5617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