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9868.7 | 申请日: | 201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7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功三郎;世古利裕;上野一彦;铃木直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0;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朱丽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较薄的波长转换层且发光效率较高的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作为解决手段,将发光元件(11)与光学部件(14)以之间夹持着未硬化的基材浆料(13)的方式重合起来,该未硬化的基材浆料(13)中散布有预定粒径的粒子状的间隔体(13b)和粒径小于粒子状的间隔体的荧光体粒子(13a)。由此,将粒子状的间隔体(13b)夹入到发光元件的上表面与光学部件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由粒子状的间隔体(13b)的粒径规定的未硬化的基材浆料层(13)。使未硬化的基材浆料层(13)硬化形成波长转换层(13)。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基板;安装于该基板上的发光元件;配置于上述发光元件上的波长转换层;以及搭载于波长转换层上的下表面平坦的光学部件,上述波长转换层具有荧光体粒子、粒子状间隔体以及散布有荧光体粒子和粒子状间隔体的基材,上述荧光体粒子的粒径小于上述粒子状间隔体的粒径,上述粒子状间隔体被夹在上述发光元件的上表面与上述光学部件的下表面之间,规定了上述波长转换层的厚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1986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编程控制的虚拟电池模组
- 下一篇: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