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巷旁充填沿空留巷软介质接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4691.2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6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周保精;徐金海;吴锐;李冲;马钱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无煤柱开采巷旁充填沿空留巷得接顶方法,具体是一种巷旁充填沿空留巷软介质接顶方法。通过在充填体和顶板之间采用软介质接顶,使充填结构遵循沿空留巷顶板下沉规律,提高充填结构纵向可缩量和横向稳定性,降低在充填体上产生的不均衡集中应力,提高充填结构的稳定性。有益效果:本发明接顶方法根据软介质本身具有低强度、高收缩性的特点,通过软介质变形满足巷道顶板下沉和横向变形的需求,避免因此而造成的集中应力对充填体的破坏,维护充填体的稳定性,在充填体强度满足支护巷道顶板要求的前提下还可以缩小充填体的宽度,降低充填材料费用。 | ||
搜索关键词: | 充填 沿空留巷软 介质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巷旁充填沿空留巷软介质接顶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在充填体和顶板之间采用软介质接顶,使充填结构遵循沿空留巷顶板下沉规律,提高充填结构纵向可缩量和横向稳定性,降低在充填体上产生的不均衡集中应力提高充填结构的稳定性;具体步骤是:1)根据巷道煤层地质条件计算出巷道顶板到底板整体变形量Δh;2)采用胶结材料进行沿空留巷施工时,在充填体和巷道顶板之间保留Δh高度空间,然后在Δh高度空间用接顶软介质进行接顶;3)接顶软介质材料外侧采用封闭材料封闭,防止漏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6469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