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裂化汽油高选择性吸附脱硫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4705.9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0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成;南军;于海斌;耿姗;曲晓龙;张玉婷;刘新普;石芳;杨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0 | 分类号: | B01J23/80;B01J23/889;B01J20/08;C10G4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催化裂化汽油高选择性吸附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催化剂的组成是在碱性金属改性的硅铝复合载体上负载镍、钴、铜等活性组分。催化剂制备方法包括两种工序:第一种将各组分的可溶性前躯体和络合剂制备成溶胶,干燥、焙烧、成型后,再进行水热处理制得催化剂;第二种是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碱性复合氧化物载体,再通过浸渍法引入第一活性组分Ni及第二活性组分Co、Cu、Sn等中的一种,最后进行水热处理制得催化剂。该方法制备简单、催化剂比表面积大且活性稳定,具有脱硫深度高、选择性好、辛烷值损失小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催化裂化汽油脱硫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裂化 汽油 选择性 吸附 脱硫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催化裂化汽油高选择性吸附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裂化汽油高选择性吸附脱硫剂的组成,是在碱性金属氧化物改性的硅铝复合载体上负载双金属活性组分;Ni为第一活性组分,另一活性组分M为Co、Cu、Sn、Mo、W中的一种;包括5.0~40.0wt%的金属镍,0.5~15.0wt%的第二金属M和45.0~94.5wt%的载体,所述的载体由50.0~90.0wt%的硅铝氧化物和余量的碱性金属氧化物组成;所述的碱性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锌、氧化钙、氧化锰、氧化铁、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硅源选自无机和有机含硅化合物;为硅溶胶、硅酸钠、硅藻土、高岭土、膨润土、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铝源选自无机和有机含铝化合物;为铝溶胶、硝酸铝、硫酸铝、氯化铝、偏铝酸钠、异丙醇铝中的一种或多种;催化裂化汽油高选择性吸附脱硫剂的制备,包括两种工序:A、工序之一:将硅源、铝源、镍盐、碱性金属氧化物和第二活性组分M的前躯体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络合剂和水制备成溶胶,干燥、焙烧、成型后,再进行水热处理1~10小时,处理温度为330~600℃,处理时总用水量与催化剂的重量比为1~15;所述的络合剂选自草酸、柠檬酸、酒石酸、H4EDTA、乙二醇、乙二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B、工序之二:1)将硅源、铝源和碱性金属氧化物前躯体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络合剂和水溶解,制备成溶胶,干燥、焙烧、成型后,制得碱性复合氧化物载体;2)用活性组分Ni和M的可溶性盐溶液浸渍步骤1)制得的载体,浸渍温度为室温~85℃,浸渍时浸渍液的用量为每克载体0.5~2.0ml,所述镍的可溶性盐选自硝酸镍和乙酸镍,所述第二金属M的可溶性盐是硝酸盐和铵盐;浸渍后干燥,浸渍后干燥温度为60~150℃,时间为6~15小时;干燥后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400~600℃,时间为1~6小时;3)将步骤2)制得的催化剂在330~600℃下纯水蒸气处理1~10小时,处理时总用水量与催化剂的重量比为1~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7470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设备及用以测量该设备的电动势的方法
- 下一篇:多轮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