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苯胺纳米纤维/二氧化锰纳米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3798.1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8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韩杰;郭荣;李利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9/02 | 分类号: | C08L79/02;C08K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苯胺纳米纤维/二氧化锰纳米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说的聚苯胺纳米纤维/二氧化锰纳米棒复合材料,其聚苯胺纳米纤维粒径为40~60纳米,二氧化锰纳米棒的粒径为3.0~5.0纳米,且二氧化锰纳米棒均匀负载于聚苯胺纳米纤维表面。由以下方法制得:将聚苯胺纳米纤维均匀分散于水中,充分搅拌后一次性加入高锰酸钾水溶液,保持聚苯胺的浓度为0.4g/L,控制高锰酸钾的浓度为3.6~21.5mmol/L,于25°C条件下充分搅拌10分钟,得到聚苯胺纳米纤维/二氧化锰纳米棒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复合材料制备简便易行,稳定性高,重现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苯胺 纳米 纤维 二氧化锰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聚苯胺纳米纤维/二氧化锰纳米棒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聚苯胺纳米纤维粒径为40~60纳米,二氧化锰纳米棒粒径为3.0~5.0纳米,且二氧化锰纳米棒均匀负载于聚苯胺纳米纤维表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8379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板生产中的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烘干除味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