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基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4927.9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5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俊;黄燕;于刘涛;王广凤;方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方南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基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氢氧化镍溶液的制备工序:b、复合电极的制备工序:在反应釜中,加入制备好的氢氧化镍溶液,再将铜制的电极浸入,将反应釜密闭,在150℃-200℃的情况下,反应6-10小时,冷却至室温,清洗电极,室温干燥,即可,氢氧化镍与铜制电极的质量/面积比为0.005-0.015g/平方厘米。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重现性高,操作简便,耗能低,适合于工业上大规模制备;所制备出的氢氧化镍纳米墙具有双氢氧化物的层状结构,拥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作为传感器材料可以与待测物充分接触,使电催化反应充分高效。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电极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铜基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氢氧化镍溶液的制备工序:在室温、搅拌的条件下,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二价镍溶液中,滴加完成后,搅拌5‑10分钟,即可,氢氧化钠与二价镍盐的摩尔比为1∶0.5‑1.5;b、复合电极的制备工序:在反应釜中,加入制备好的氢氧化镍溶液,再将铜制的电极浸入,将反应釜密闭,在150℃‑200℃的情况下,反应6‑10小时,冷却至室温,清洗电极,室温干燥,即可,氢氧化镍与铜制电极的质量/面积比为0.005‑0.015g/平方厘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8492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缺相保护功能的变电站备自投系统
- 下一篇:警用多功能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