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烧结法制备高性能铁氧体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6944.4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3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银;丘泰;闵凡飞;朱金波;张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吴启运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烧结法制备高性能铁氧体材料的方法,是将纳米铁氧体粉料与烧结助剂CuO混合后湿球磨并干燥后得到混合料,然后向混合料中加入粘结剂聚乙烯醇,造粒得粒料;将粒料过200目筛,随后以10-30MPa的压力常温预压得预压成型料,再将预压成型料以200-300MPa的成型压力常温冷等静压成型得成型料,随后脱胶处理,然后置于微波烧结炉中于1000-1200℃空气中微波烧结10-30分钟,冷却后即得成品。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具有升温速度快、加热时间短、烧结温度低、材料较大体积区域中实现零梯度均匀加热、高效节能的特点,烧成铁氧体材料具有较佳性能,经济效益可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烧结 法制 性能 铁氧体 材料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微波烧结法制备高性能铁氧体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纳米铁氧体粉料与烧结助剂CuO混合后湿球磨并干燥后得到混合料,然后向所述混合料中加入粘结剂聚乙烯醇,造粒得粒料;将所述粒料过200目筛,随后以10‑30MPa的压力常温预压得预压成型料,再将所述预压成型料以200‑300MPa的成型压力常温冷等静压成型得成型料;将所述成型料脱胶处理,然后置于微波烧结炉中于1000‑1200℃空气中微波烧结10‑30分钟,冷却后即得成品;其中烧结助剂CuO的添加量为纳米铁氧体粉料质量的0.2‑0.4%;粘结剂聚乙烯醇的添加量为所述混合料质量的3‑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2694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