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刺激目标范围标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9352.6 | 申请日: | 201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7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蔡德明;孙树海;李宜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交大思源基金会 |
主分类号: | A61B5/04 | 分类号: | A61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刺激目标范围标定方法,应用于微电极记录及电阻抗断层造影技术配合复合式探针,该复合式探针包含至少一微电极记录传感器和多个微电极,以在复合式探针以微电极记录信号为导引植入符合刺激目标的深度后,利用该多个微电极描绘出复合式探针周围的组织结构,而标定出刺激目标的范围及植入该复合式探针的精确位置。据此,本案具有检测快速、精确等优点,并解决现有深层脑部电刺激技术无法得知精确植入位置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刺激 目标 范围 标定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刺激目标范围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生物体体内的特定区域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与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以取得适用于该特定区域的初始植入轨迹;2)依据该初始植入轨迹于该特定区域植入第一复合式探针,以借由该第一复合式探针获得微电极记录信号,以依据该微电极记录信号导引该第一复合式探针植入至对应该生物体体内的刺激目标中的预定深度;3)令该第一复合式探针电刺激其周围的组织结构以产生第一电刺激信号,以对该第一电刺激信号进行影像转换处理而产生描绘出该第一复合式探针周围的组织结构的第一影像;以及4)依据该第一影像标定出该刺激目标的范围及该第一复合式探针植入于刺激目标中的精确位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交大思源基金会,未经财团法人交大思源基金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3935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水龙头
- 下一篇:一种供水系统的广义预测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