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水泥-石材复合板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9756.8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3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梅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志江 |
主分类号: | E04F13/077 | 分类号: | E04F13/077;E04F13/07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梁哲文 |
地址: | 527300 广东省云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纤维水泥-石材复合板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包括面板1,含水泥的基材板3,通过由聚丙烯酸酯改性的水泥浆所构成的粘结层2的粘结,经加压成型为复合板;其中基材板3的制备,是往模框里依次注入各层材料,分别形成底层、下夹层、中层、上夹层、和面层,底层和面层是改性水泥,上、下夹层是玻璃纤维网,中层组分包括水泥、轻质陶粒、纤维和聚丙烯酸酯乳液,或含气量20%-50%的发泡水泥砂浆;厚度在12mm~16mm,再与由石材构成的面板粘结成复合板。其抗弯、抗折强度高,热胀、湿胀系数低,隔热保温,耐气候、安装简便,适用于各类地板。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水泥 石材 复合板 生产 方法 及其 产品 | ||
【主权项】:
一种纤维水泥‑石材复合板的生产方法,包括由石材构成的面板(1),与由包括有水泥成分的基材板(3),通过在两者之间由粘合材料构成的粘结层(2),将面板(1)与基材板(3)粘结而复合成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1)的表面(11)是平滑的装饰面,其背面(12)经过粗糙处理,或者在背面(12)的平面上,在纵、横方向各开凿上若干条宽度和深度均为0.5mm~0.8mm的槽线;所述的粘结层(2)处于面板(1)与基板材(3)之间,由改性的水泥浆凝结而成,其组成为采用粘结强度2.5Mpa的高强度快硬水泥,与含2%(W)~5%(W)聚丙烯酸酯的水溶液混合,上述水泥与该水溶液的重量比在1:0.4~1∶0.5,经搅拌成水泥浆,作为面板与基材板之间的粘合剂,成为粘结层(2);所述的基材板(3)的制备工艺,是在一个涂有脱模剂的模框里,先后依次逐层地注入以下的混合胶凝材料,经陈置自然固化而制成:1)首先往模框的底层注入其组分具有与粘结层(2)的快硬水泥浆同样组分的水泥浆,作为该基层板(3)的底层(31’),其层厚在1.5mm~2.5mm之间;2)在该底层(31’)之上布设一层耐碱的玻璃纤维布、或面积比重在125g/M2~300g/M2的玻璃纤维格网,作为下夹层(32’);3)在该下夹层(32’)上面的是所述的基材板(3)的中层(33),该中层(33) 组分的混合构成材料包括有水泥,陶粒和纤维,它们的重量比为100∶150∶0~100∶150∶3;所述的中层(33)的构成材料或包括含气量20%(V) ~50%(V)的发泡水泥砂浆;其中,水泥用淡水调成组分跟构成粘结层(2)的水泥浆相同的水泥浆,混合上比重500g/M3~1500g/M3,粒度1mm~5mm的轻质陶粒,以及经水玻璃处理过的玻璃纤维或植物纤维或木粒,各种混合材料经搅拌均匀后注入模框里,层厚达到12mm~16mm;4)在该中层(33)上面的是具有与下夹层(32’)同样材料的玻璃纤维格网的上夹层(32);5)在该上夹层(32)之上的是具有与底层(31’)同样组分和层厚的面层(31);6)在各层铺好后,静置3小时,待固化后脱模,进行坯块切截;最后,将制成得的基材板(3)与经处理过的面板(1)、用构成粘结层(2)的粘合剂进行粘结,加压复合成石材复合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志江,未经梅志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7975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折射率树脂
- 下一篇:一种改性二氧化硅及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和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