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振光学扫描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9927.7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3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梅娟;戴恩文;闫爱民;孙建锋;刘立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7/28 | 分类号: | G02B27/28;G03H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偏振光学扫描器,由扫描部分和接收部分组成,扫描部分包括激光器、偏振分束器、第一光路光阑、第一光路透镜、第二光路光阑、第二光路透镜、偏振合束器、2-D光束扫描器、物体;接收部分包括偏振分束器、两个半波片、2×4 90°光学桥接器、两个平衡探测器、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本发明使用偏振器件和2×4 90°光学桥接器的光学方法,获得三维物体的正弦全息和余弦全息;计算机将所述的正弦全息和余弦全息复数化成为复数全息,再通过匹配滤波算法对该复数全息信号进行处理,重构出三维物体的再现图像,没有孪生像噪声。本发明不需要使用复杂的电子调制和解调系统,具有结构简单,速度快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偏振 光学 扫描器 | ||
【主权项】:
一种偏振光学扫描器,由扫描部分和接收部分组成,特征在于所述的扫描部分包括:激光器(1)、第一偏振分束器(2)、第一光路光阑(3)、第二光路光阑(4)、第一光路透镜(5)、第二光路透镜(6)、偏振合束器(7)和2‑D光束扫描器(8),所述的接收部分包括第二偏振分束器(10)、第一半波片(11)、第二半波片(12)、2×4 90°光学桥接器(13)、A路平衡探测器(14),B路平衡探测器(15)、数据采集卡(16)和计算机(17),上述部件的位置关系如下:所述激光器(1)输出的光束经过第一偏振分束器(2)分为等光强且偏振正交的两路光束,第一路光束经过第一光路光阑(3)和第一光路透镜(5)后变换成球面波,第二路光束经过第二光路光阑(4)和第二光路透镜(6)后变换成平面波,第一光路光阑(3)和第二光路光阑(4)分别位于第一光路透镜(5)、第二光路透镜(6)的前焦面,第一光路透镜(5)和第二光路透镜(6)的焦距相同,均为f,两透镜后的两路光经所述的偏振合束器(7)合成为偏振正交的同轴光束,该同轴光束经2‑D光束扫描器(8)后投射到物体(9)上并对物体进行二维扫描,该物体(9)面上的扫描光斑由所述的偏振正交的一束平面波和一束球面波组成;所述扫描光束被所述物体(9)反射或透射的光由第二偏振分束器(10)按偏振方向分成两路,再分别经过第一半波片(11)和第二半波片(12)后进入2×4 90°光学桥接器(13),输出四束组合光束,其中两束光束由消直流的A路平衡探测器(14)接收并转化为时间流电信号,另外两路光束由消直流的B路平衡探测器(15)接收并转化为时间流电信号,所述的两路时间流电信号经数据采集卡(16)处理成A路数字信号和B路数字信号,该两路数字信号送入所述的计算机(17),所述的A路数字信号和B路数字信号分别是物体(9)反射或透射的正弦全息信号和余弦全息信号,经所述的计算机(17)处理为复数全息信号,然后用匹配滤波算法对该复数信号进行处理,重构出所述物体(9)的再现图像(18),所述的计算机(17)控制上述相关部件协调工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7992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