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甲醛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用新型介孔碳担载的双金属催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7822.6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3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巩玉同;李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52 | 分类号: | B01J23/52;B01J23/50;B01J23/46;B01J32/00;B01J21/18;C07B41/06;C07C45/38;C07C47/54;C07C49/403;C07C47/2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甲醛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用催化剂,催化剂由金属粒子0.01wt%~90wt%和介孔碳载体10wt%~99.99wt%组成,金属粒子为选自Pd、Au、Ag、Pt、Ru、Rh、Ni、Cu、Fe、Co、Cr、W、Mo、Ti以及Ta中的任意二种,且二种金属的重量比为1∶0.01~100,金属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100nm;介孔碳载体由杂原子掺杂的介孔碳材料制成。该介孔碳材料中杂原子的含量为0.01wt%~80wt%。本发明催化剂对水、空气及热稳定,且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特别是用于催化醇氧化反应制备醛或酮时具有高选择性。本发明苯甲醛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原料转化率高,目标产品选择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醛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新型 介孔碳担载 双金属 催化剂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介孔碳担载的双金属催化剂,其由金属粒子0.01wt%~90wt%和介孔碳载体10wt%~99.99wt%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粒子为选自Pd、Au、Ag、Pt、Ru、Rh、Ni、Cu、Fe、Co、Cr、W、Mo、Ti以及Ta中的任意二种,且二种金属的重量比为1∶0.01~100,所述金属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100nm;所述介孔碳载体由杂原子掺杂的介孔碳材料制成,所述杂原子掺杂的介孔碳材料是以含有杂原子的离子液体为单体,与模板剂在室温下混合,然后在400℃~1000℃下煅烧1~6小时,冷却至室温,最后除去模板剂制得,所述介孔碳材料中杂原子的含量为0.01wt%~80w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8782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向信息系统输入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具有可视显示的颜色配方选择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