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气压下开放式单极射频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3752.5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3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兵;王超;姜涛;蒋勋;赵会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H1/46 | 分类号: | H05H1/4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大气压下开放式单极射频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射频电源、双向功率表、阻抗匹配网络和电极接头,金属电极安装在电极接头上,金属电极采用单放电端电极或者多放电端电极,且金属电极为圆柱形电极,金属电极分为绝缘部分和放电部分,在金属电极的末端设置有气体供给系统。由于普通的等离子体放电采用的双极放电机构,其空间结构固定,作用于待处理物时因为结构固定有一定的缺陷。而本发明采用的单极放电结构能很好的规避这种缺陷,它是以周围物体作为对应的电极,从而产生等离子体作用于待处理物。 | ||
搜索关键词: | 大气 压下 开放式 单极 射频 低温 等离子体 发生 装置 | ||
【主权项】:
大气压下开放式单极射频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用于提供射频功率输出的射频电源(1)、测量并显示前向和反射功率的双向功率表(2)、实现整个系统阻抗匹配的阻抗匹配网络(3)和电极接头(4),金属电极(5)安装在电极接头(4)上,金属电极(5)采用单放电端电极或者多放电端电极,且金属电极为圆柱形电极,其直径为0.2mm~1.5mm,金属电极分为绝缘部分(5‑1)和放电部分(5‑2),在金属电极(5)的末端设置有气体供给系统,放电部分绝缘部分(5‑1)外周涂有绝缘涂层,绝缘涂层的厚度为0.01mm~0.1mm,放电部分(5‑2)裸漏在空气中,发生放电产生等离子体,所产生等离子体围绕着电极呈圆柱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9375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抑制瘢痕的有效部位群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LED照明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