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通孔刻蚀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2506.1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1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廖广兰;高阳;史铁林;谭先华;李晓平;卓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方放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硅通孔刻蚀方法,属于微机电系统微纳加工领域,解决采用现有Bosch工艺和金属掩膜进行深硅刻蚀存在基底侧壁产生波纹、光刻胶容易损坏和金属污染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制备图形步骤、刻蚀步骤、加培片步骤、穿透步骤和去除光刻胶步骤。在刻蚀步骤中,循环交替刻蚀后,暂停加工,使光刻胶冷却,避免降低其保护作用,然后再循环刻蚀;在刻蚀气体中加入了钝化气体;在钝化气体中加入了刻蚀气体,用以提高侧壁光滑度;在加培片步骤中,把硅片粘附在培片上面,以防止刻穿后,硅片破裂,并损害设备。本发明工艺简单,刻蚀速度快,采用光刻胶做掩膜,刻蚀后容易去除,还避免金属污染;容易控制通孔侧壁垂直度;提高了侧壁光滑度,消除侧壁波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通孔 刻蚀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硅通孔刻蚀方法,包括:(1)制备图形步骤:在硅片上均匀涂覆光刻胶,光刻胶厚度10~15μm;采用光刻工艺在光刻胶上制备出所需图形;(2)刻蚀步骤:利用Bosch工艺,在感应耦合等离子刻蚀机内,对制备图形的硅片进行40~80次刻蚀和钝化交替加工后,暂停加工,待光刻胶冷却后,再进行40~80次刻蚀和钝化交替加工;如此循环交替,直至硅片被刻蚀部分剩余厚度小于150um;感应耦合等离子刻蚀机工艺腔压力:30~40mtorr,温度:10~30℃;每次刻蚀和钝化交替加工中,刻蚀阶段:射频功率25~30w,感应耦合等离子功率700~800W,刻蚀时间10~12秒,加入气体为C4F8和SF6,C4F8流量:5±1sccm,SF6流量:100±5sccm;钝化阶段:射频功率10~15W,感应耦合等离子功率700~800W,钝化时间10~12秒,加入气体为C4F8和SF6,C4F8流量:100±5sccm,SF6流量:5±1sccm;(3)加培片步骤:选用厚度大于300μm的整片硅片做为培片,在培片上面涂覆真空导热油,将经过步骤(2)加工的硅片粘附在培片上面;(4)穿透步骤:对经过步骤(3)处理的硅片,采用步骤(2)的刻蚀工艺直至刻穿硅片;(5)去除光刻胶步骤:将刻穿的硅片浸入丙酮溶液,经超声波处理,去掉硅片上残余的光刻胶,得到具有通孔结构的硅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0250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