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伺服模拟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0561.5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3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卢全观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液压伺服模拟控制装置,它由两个电流表、电阻、电容及三级功率放大器组成,其中DO与WO为液压伺服功放装置的两个输入接口,MA1与MA2模拟传动侧、工作侧伺服阀的工作电流,R7_1_1、R 7_4_1为电流限流电阻;R7_1_2、R7_1_3、C7_1、R7_1_4、A7_1组成惯性环节与P7_2、C7_2、R7_2_1、A7_2组成的积分环节与R7_3_1、P7_3、A7_3、R7_3_2组成的放大环节一路模拟伺服阀与液压缸,DS_1、DS_2模似辊缝传感器的一路或两路输出信号,R7_4_2、R7_4_3、C7_4、R7_4_4、A7_4组成的惯性环节与P7_5、C7_5、R7_5_1、A7_5组成的积分环节与R7_6_1、P7_6、A7_6、R7_6_2组成的放大环节模拟另一路伺服阀与液压缸,WS_1、WS_2模拟辊缝传感器的两路输出信号。本发明解决了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在线调节闭环调试问题,可以模拟液压伺服设备及位移传感器进行动态调试。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伺服 模拟 控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液压伺服模拟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液压伺服模拟装置在液压压下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进行液压设备的动态模拟控制方法,液压伺服模拟装置在伺服液压位置自动控制系统中进行液压设备的动态模拟控制方法三部分组成,液压伺服模拟装置在液压压下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进行液压设备的动态模拟控制方法,首先上位机通过人机界面把各种数据库信息、辊缝设定等各种参数经通讯口传至下位机,下位机计算机通过输入接口接受来自从液压伺服模拟机单元中的移位传感器模拟信号,模拟传动侧辊缝信号DS_1、DS_2、模拟操作侧辊缝信号WS_1、WS_2,在下位机的CPU中把上位机信息、各传感器等各种信息经综合运算后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经计算机输出接口输出五路控制信号:传动侧控制DCI、传动侧同步控制DT、操作侧控制WCI、操作侧同步WT、快卸控制CO_KX,这些控制信号输入至液压伺服功放装置的输入接口中。这些信号在多功能液压伺服功装置中经放大后输出两路信号,传动侧伺服阀电流信号DO、操作侧伺服阀电流信号WO,这些信号进入液压伺服模拟控制装置的相应模拟接口,模拟伺服阀及所驱动的液压缸所进行的动作,其动作变化通过液压伺服模拟控制装置所输出的模拟四路位移传感器信号即DS_1、DS_2、WS_1、WS_2反映出来,该四路位移传感信号反馈至计算机下位机的辊缝输入接口,即DS_1端、DS_2端、WS_1端、WS_2端,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环控制,从而可模拟进行各种计算机控制,对计算机控制系统模拟运行调试,对计算机的动态参数进行调整,达到液压压下计算机控制系统各种参数所要求的最佳控制目标;液压伺服模拟装置在伺服液压位置自动控制系统中 进行液压设备的动态模拟控制方法,液压伺服位置控制系统输入接口接受来自从液压伺服模拟机单元中的位置传感器模拟信号以模拟传动侧位置信号DS_1、DS_2、模拟操作侧位置信号WS_1、WS_2、还有通过电压信号输入的位置设定信号SD,即要求液压设备所控制位置应达到的目标即位置设定号SD所要求的值。这些信号进入伺服液压位置自动控制系统中的输入接口中,在伺服液压位置自动控制系统中内部的综合运算单元进行运算,运算后的信号经同步单元、继电保护单元、经伺服放大后输出两路信号,传动侧伺服阀电流信号DO、操作侧伺服阀电流信号WO,这些信号进入液压伺服模拟控制装置中的模拟输入接口,模拟伺服阀及所驱动的液压缸(两个液压缸传动侧一个、操作侧一个)所进行的动作,其动作变化通过液压伺服模拟机单元所输出的模拟四路位置传感器信号反映出来,该四路位置传感信号反馈至液压伺服功放装置的位置输入接口,即DS_1端、DS_2端、WS_1端、WS_2端,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环控制,从而可模拟进行伺服位置的控制,对液压伺服控制系统模拟运行调试,达到位置参数所要求的最佳控制目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1056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