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复合型人工浮岛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9875.X | 申请日: | 201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2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高镜清;杨小超;胡现彪;张东阳;付长营;王志斌;张瑞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3/3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复合型人工浮岛,它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及支撑柱,上框架与下框架通过支撑柱连接,下框架的面积大于上框架的面积,上框架为上开口容器,其内装有上基质,下框架由空心管相互绑扎而成,空心管两端管口通过塞子密封,空心管内设置有下基质,空心管上设置有种植孔,空心管两侧设置有透水孔。它是将人工浮岛设计成两层结构,上层种植挺水植物,下层种植沉水植物,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能够充分利用空间,有效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和基质的净化效果,而且避免了植物种类的单一性,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下框架面积大于等于上框架,使上框架不至于遮挡住进入下框架的光线而影响下层沉水植物的生长。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复合型 人工 | ||
【主权项】:
一种双层复合型人工浮岛,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框架(2)、下框架(6)及支撑柱(3),上框架(2)与下框架(6)通过支撑柱(3)连接,上框架(2)为上开口容器,其内装有上基质(1),下框架(6)由空心管(9)相互绑扎而成,空心管(9)两端管口通过塞子(12)密封,空心管(9)内设置有下基质(11),空心管(9)上设置有种植孔(13),空心管(9)两侧设置有透水孔(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00987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健身机被驱动配重铁的质量显示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致发光电子装置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