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分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5573.3 | 申请日: | 201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6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山;邓廷相;熊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5/00 | 分类号: | H01R25/00;H01R13/46;H01R13/514;H01R13/52;H01R13/405;H01R13/02;H01R4/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分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封外模、正极组件塑封内模、负极组件塑封内模、正极组件和负极组件;所述正极组件和负极组件分别塑封在正极组件塑封内模和负极组件塑封内模中;所述正极组件塑封内模和负极组件塑封内模由塑封外模塑封在一起,正极组件和负极组件的电源接入端和电源接出端分别伸出塑封外模外。该电源分电器通过结构改进使得其承载电流大(可达120A),结构紧凑且稳定可靠,可承受高振动和冲击,并有优良的防水防尘性能(可达IP67)。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电器 | ||
【主权项】:
一种电源分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封外模(1)、正极组件塑封内模(2)、负极组件塑封内模(3)、正极组件(4)和负极组件(5);所述正极组件(4)和负极组件(5)分别塑封在正极组件塑封内模(2)和负极组件塑封内模(3)中;所述正极组件塑封内模(2)和负极组件塑封内模(3)由塑封外模(1)塑封在一起,正极组件(4)和负极组件(5)的电源接入端和电源接出端分别伸出塑封外模(1)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分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组件塑封内模(2)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凸台(21),负极组件塑封内模(3)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凹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源分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组件(4)包括正极接线螺柱(41)、金属正极汇流片(42)、正极接线铆钉(43)和正极接线导管(44);所述金属正极汇流片(42)呈Z字形结构,金属正极汇流片(42)一端设置有正极接线螺柱铆接孔(421),另一端设置有正极接线导管铆接孔(422);所述正极接线螺柱(41)塑封在正极组件塑封内模(2)内的一端翻铆在正极接线螺柱铆接孔(421)内,正极接线导管(44)通过正极接线铆钉(43)铆接在正极接线导管铆接孔(422)内;所述负极组件(5)包括负极接线螺柱(51)、金属负极汇流片(52)、负极接线铆钉(54)和负极接线导管(53);所述金属负极汇流片(52)呈Z字形结构,金属负极汇流片(52)一端设置有负极接线螺柱铆接孔(521),另一端设置有负极接线导管铆接孔(522);所述负极接线螺柱(51)塑封在负极组件塑封内模(3)内的一端翻铆在负极接线螺柱铆接孔(521)内,负极接线导管(53)通过负极接线铆钉(54)铆接在负极接线导管铆接孔(52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分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线导管(44)一端呈扁平结构,另一端为接线端(55);所述正极接线导管(44)上的扁平结构上设置有铆接孔(56);所述负极接线导管(53)与正极接线导管(44)结构相同;所述正极接线导管(44)和负极接线导管(53)的接线端(56)分别与正极导线(7)和负极导线(6)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分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线螺柱(41)被封装的一端设置有彼此间隔的正极接线螺柱凹槽(411)和环形槽(412),负极接线螺柱(51)被封装的一端上设置有负极接线螺柱凹槽(51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分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线导管(44)和负极接线导管(53)至少设置有两个,且正极接线导管(44)和负极接线导管(53)的数量相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29557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